大家知道,在諸葛亮接手蜀漢的這個爛攤子之後,不僅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他還面臨著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實際上能夠治理太平盛世的文官實際上也不夠用,再加上自己北伐需要連年征戰,因此他還需要一個人來保證後勤,那麼,是誰能夠得到諸葛亮的賞識,成為了傑出的稅收官呢?
原來,他的名字叫做呂乂(yi),他是東漢末年南陽人,三國末年天下大亂,到蜀地後,蜀中幾派勢力殺成一團,而在劉備拿下益州後,呂乂因才華出眾,進入了劉備集團,後政聲頗佳,呂乂又升任了綿竹縣縣令。
諸葛承繼劉備遺志攻打魏國之後,諸葛亮時常擔心兵源糧草常有不足,由於蜀漢連年征戰,蜀漢各地執行徵兵和籌集糧草任務壓力極大,有些地方難以短期湊齊,雖在諸葛亮強壓之下不敢造次,但是陽奉陰違的人卻是很多。但這位傑出的地方管理者,堪稱諸葛亮的鐵桿粉絲。雷厲風行的呂乂迎難而上,總能每次超額完成孔明交給的徵收任務,他無疑成為孔明北伐大計的積極支持者。
由於諸葛亮窮兵黷武的討伐,前線甚至出現了逃跑的士兵,搞得蜀漢軍隊一片混亂。而呂乂就任後,採用開導勸諭之法,希望本郡那些跑走的士兵能夠回來。他的措施得當,工作到位,竟使脫漏軍籍而自願回來的人超過1萬人,既解決了軍士逃跑之困,又讓吃空餉的人極具無奈,呂乂之舉算是讓蜀漢上下皆服,諸葛亮也十分激動,後主劉禪更是渴望天天見到他,於是呂乂順理成章進入中央政府,擔任位高權重的尚書令一職。
可惜的是,雖然他擔任尚書令以來,呂乂雖謹慎小心,注意言語之失,不過他的執法嚴酷,顯得不近人情,因此朝廷官員大多不喜歡他,很多蜀漢官員背後皆稱其不過如此,徒有虛名。公元251年,他懷著未能振興蜀漢的遺憾離開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