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年8月,魏國實際領袖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不知能否幫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識?
由於當時姜維因為與黃皓交惡而在沓中屯田,並不在漢中,以至於即便後來姜維設計逼退諸葛緒,從沓中逃了出來,他也沒辦法進入漢中調度,因為此時的漢中已經淪陷。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姜維只能與廖化等人退守劍閣。由於劍閣易守難攻,又是奪取成都的唯一道路,鍾會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已經有了退兵的打算,然而就在此時,鄧艾偷渡陰平成功,並在綿竹擊退諸葛瞻父子,從而兵臨成都城下,導致劉禪出城投降,蜀漢因此滅亡。在蜀漢滅亡之後,劉禪與蜀漢的臣子都被送往洛陽軟禁。
有一次司馬昭宴請劉禪,席間,司馬昭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邊的人都為蜀漢的亡國而感到悲傷時,而劉禪卻歡笑嬉戲,無動於衷。當時司馬昭覺得奇怪,於是將這個情形告訴了賈充,感慨劉禪竟然糊塗到了這種程度,可見即便諸葛亮還活著也沒辦法輔佐這樣的昏庸之人,更何況是姜維了,而賈充則稱若非劉禪如此昏庸,司馬昭要吞併蜀漢還有一定的難度。後來司馬昭單獨召見劉禪,詢問劉禪是否思念蜀地,劉禪稱在洛陽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劉禪身邊的郤正知道這件事後,就告訴劉禪不可這樣回答,郤正稱如果司馬昭再這樣問起來,劉禪一定要這樣回答,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因而劉禪天天都在惦念著蜀地。後來司馬昭果然這樣詢問劉禪,而劉禪則按照郤正教他的話來回答,司馬昭對劉禪的回答感到很奇怪,就問劉禪,這話是不是郤正教他的,劉禪聽後很是吃驚,他連忙稱司馬昭說的沒有錯,當時左右的人都因此而嘲笑劉禪。
正因為劉禪在司馬昭與劉禪問答過程中的表現,有人認為劉禪愚笨不堪,以至於蜀漢亡國,但也有人認為,正是因為劉禪這樣的回答,才消除了司馬昭心中的疑慮與不安,畢竟如果劉禪能力出眾,智慧非凡,那麼劉禪就很有可能找機會謀反,而從劉禪的表現來看,司馬昭完全不必擔心劉禪會謀反,自然他就不會再對劉禪加以猜忌並想將劉禪除掉,劉禪因此也得以安享晚年。那劉禪能在亡國後活下來,真是因為「樂不思蜀」的急智?
事實上,劉禪之所以能在亡國之後保住性命,並不是因為急智,而是因為時代罷了。畢竟即便曹丕登基稱帝,他也沒有殺掉劉協;司馬炎登基之後,他也沒有殺掉曹奐、劉禪與孫皓,這與個人的能力無關,這只不過是當時社會倫理道德約束的結果。畢竟已經喪失了一切政治權力的亡國之君,其威脅猶如孩童一般,殺掉他們不僅毫無利益可言,而且君王自己還要因此而背負罵名,故而這些君王都不會這樣做。
雖然「樂不思蜀」和「誠如尊命」確實是出自劉禪的急智,畢竟他曾經出言安撫過夏侯霸,讓夏侯霸成功的留在了蜀漢建功立業,可見劉禪至少在情商上還是有有一些劉備的基因,但即便沒有這樣的急智,劉禪的命運也早就被注定了。而劉禪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不過是因為當時劉禪周圍的環境充滿了危機,一旦劉禪感到一點不安全,他就想到要自保。只不過司馬昭在此前已經背負了太多的罪名,而劉禪在投降並來到洛陽後也沒有了絲毫反抗的意識,因此無論是司馬昭還是司馬炎,對劉禪的態度都是很溫和的。
筆者認為,劉禪在亡國後沒有去世,與他是否有急智沒有太多的關係,他之所以不會死,是因為時代關係,如果他身在南北朝時代,或許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