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後,姜維卻願意為蜀漢“死而後已”是為何?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滅亡後,姜維卻願意為蜀漢“死而後已”是為何?

263年,鄧艾攻下綿竹,直逼成都。後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不僅諸葛亮為了蜀漢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於諸葛亮的傳人姜維,同樣是為蜀漢嘔心瀝血。姜維(202年~264年3月3日),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作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姜維作為天水郡功曹姜冏之子,原本在魏國天水郡擔任官職。建興六年(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軍出祁山,當時姜維和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從天水太守馬遵在各地巡查,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到來,各縣都響應蜀軍,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

姜維等人追之不及,回城時城門已閉,於是率領所部前往冀縣,而冀縣也不放姜維入城,姜維不得已,投降諸葛亮。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逐漸掌握了蜀漢的兵權,並繼承丞相諸葛亮的遺志,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63年,在蜀漢滅亡後,姜維依然在試圖恢復蜀漢,不過結果是自己被魏軍所殺。雖然本來是魏國人,但是姜維卻願意為蜀漢「死而後已」。那麼,問題來了,姜維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呢?

首先,對於姜維來說,本來是魏國人,卻願意為蜀漢「死而後已」的原因,主要分為以下三點。就第一點來說,根據陳壽在《三國誌》中的記載,姜維出生於公元202年,並且幼年喪父。姜維的父親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時逢羌、戎叛亂,姜囧挺身護衛郡守,不幸戰死沙場。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姜維年少的時候,曹丕還沒有正式篡漢自立。在此基礎上,在名義上,姜維是東漢王朝的子民。特別是姜維的父親姜囧,也是東漢朝廷下的天水郡功曹。在自己的父親陣亡後後,姜維被朝廷賜官為中郎,並擔任天水郡參軍。

由此,在筆者看來,很可能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並且自己年少的時候還是屬於漢朝人,所以姜維很可能和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一樣,都存在忠於漢室,並希望光復漢室的心理。而對於劉備建立的蜀漢,目標就是北伐曹魏,光復漢室。

《三國誌·卷三十五·蜀志·諸葛亮傳》中記載:六年春,揚聲由斜谷道取郿,使趙雲、鄧芝為疑軍,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舉眾拒之。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公元228年,諸葛亮率軍蜀漢大軍北伐曹魏時,當時魏國隴右五郡中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百姓紛紛起事響應。也即對於姜維身邊的不少人,都對漢朝存在一定的感情,不然也不會諸葛亮的蜀漢大軍一到,就望風而降了。因為曹丕是篡漢自立,其建立的魏國很難一下子完全在影響力取代東漢朝廷。至於姜維所在的涼州天水郡,本來就是曹魏勢力相對薄弱的地方,比如在東漢末年,馬超、韓遂就長期割據此地,這促使姜維等人沒有對曹魏忠心耿耿。

更為關鍵的是,在諸葛亮的大軍到來時,天水太守馬遵獲得了這一消息,並且知道各縣都響應蜀軍,所以懷疑姜維等人異心,於是扔下姜維等人,連夜隨郭淮逃往上邽。對於天水太守馬遵,之所以懷疑姜維存在異心,很有可能是姜維平時就表現出懷念東漢朝廷的行為了。綜上,結合姜維所在的時代背景,筆者認為姜維跟諸葛亮一樣忠於東漢朝廷,至少是更加認同東漢,而不是曹操、曹丕的魏國。在此背景下,雖然姜維本來是魏國人,但是他卻願意為蜀漢效力。

就第二點來說,姜維之所以對蜀漢忠心耿耿,也和諸葛亮的知遇之恩存在一定的關係。在古代歷史上,存在「士為知己者死」的觀點。就諸葛亮來說,之所以為蜀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是為了報答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之於姜維,同樣有知遇之恩。

《三國誌·姜維傳》中記載:亮辟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時年二十七。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琬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

在姜維歸降蜀漢後,諸葛亮辟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這一年,諸葛亮還曾給蔣琬寫信稱: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是涼州上士,考察姜維的才略,即使是李邵、馬良也不如姜維。於是,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遺命姜維次於魏延斷後,但魏延不願意聽從楊儀調遣,率軍從別道率先撤退,姜維就率軍擊退了試圖追擊的司馬懿。回到成都後,姜維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在諸葛亮去世後,後主劉禪沒有猜疑出自魏國的姜維,而是繼續重用這位將領。延熙十九年(256年)春,姜維被遷升為大將軍,這意味著後主劉禪將蜀漢的10萬大軍交給姜維來執掌了。

最後,對於諸葛亮和蜀漢後主劉禪,都沒有絲毫懷疑姜維的忠心,這無疑是讓姜維感激的地方。最終,公元264年,雖然蜀漢已經滅亡,但姜維依然在試圖恢復蜀漢。至於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蜀漢滅亡後,姜維即便歸降曹魏,也不會有好下場的。姜維北伐,文學作品中稱為九伐中原,是指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軍姜維北伐曹魏的戰爭。《三國誌》記載,238年—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連年征戰,蜀漢的國力耗損過度。當然,這也促使姜維遭到了曹魏將士的怨恨。特別是在洮西之戰中,姜維更是大破曹魏,殺傷了數萬曹魏大軍。

因此,在蜀漢滅亡後,不管是後主劉禪,還是其他蜀漢將領,歸降曹魏之後,不僅可以保住性命,甚至還能繼續獲得厚待。但是,姜維作為蜀漢大將軍,自然需要承受來自曹魏將士的怒火,也即姜維不僅不會受到曹魏的重用,甚至還會性命不保。於是,姜維決定奮力一搏,勸說鍾會在蜀地起兵造反,然後自己則是趁機圖謀恢復蜀漢。當然,最終的結局是姜維和鍾會都丟掉了性命。

對此,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稱讚道:天水誇英俊,涼州產異才。系從尚父出,術奉武侯來。大膽應無懼,雄心誓不回。成都身死日,漢將有餘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