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滅亡姜維真的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嗎 事實卻是如此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蜀漢滅亡姜維真的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嗎 事實卻是如此嗎

對姜維和蜀漢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姜維,號幼麟,是諸葛亮的弟子兼政治繼位人之一,在諸葛亮去世之後主掌蜀國軍事,繼承諸葛亮遺志十餘次。在劉禪投降後,還計劃復國,利用鍾會的野心謀劃叛亂,看上去,姜維應該是蜀國後期的頂樑柱。但實際上,姜維對蜀國的滅亡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諸葛瞻臨死前曾自責說,自己罪有三,「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進軍不能守國土。」在這裡,諸葛瞻把姜維放在了和黃皓同一水平的地位上。雖然從對蜀漢的忠誠度上而言,這兩人不相上下。但是諸葛瞻所說的,確實反映了當時很多人的看法。

第一,蜀國國力凋敝,不宜頻頻用兵。三國之中,以蜀國為最弱,人口也最少,但這個國家卻頻繁使用武力。無論是現代戰爭,還是古代戰爭,比戰場廝殺更重要的是糧草補給,所以戰爭自然耗費巨大。以蜀國的國力,實際上已經遠遠支撐不起連年的北伐了,過多的賦稅,導致少數民族連年叛亂,普通老百姓也普遍面有饑色,生活苦不堪言。譙周為了阻止北伐,讓百姓休養生息,寫下了《仇國論》,但依舊沒有引起姜維的重視。而姜維本身和魏國沒有什麼大仇,漢獻帝劉協也早已退位多年,姜維如此不顧國力的北伐,更多的是為了自己建功立業。

第二,姜維政治能力弱,間接造成黃皓專權。早期黃皓是沒有機會接觸權力的,只是作為一個阿諛諂媚的小人存在在劉禪身邊,儘管如此,已經有很多意識到黃皓的危險了。但是自董允死後,繼任者陳祗登場,他為了獲取權力,慫恿支持姜維北伐,主要目的是把姜維調離中央,而且陳祗為了得到劉禪的寵信,勾結黃皓,造成蜀國政治後期的黑暗。可以說,姜維開始是被陳祗利用,在後來情況惡化的階段又沒有高明的手段,只知道明哲保身。

第三,軍事能力不足,放棄之前正確的漢中防守方案,導致直接滅國。之前守漢中的,分別是馬超,魏延,王平等人,可以說,姜維至少是比王平要強的,但是王平憑借不足萬人抵擋住了十萬魏軍的進攻,靠的正是利用險要的地利,禦敵於外。讓敵人根本就不能進入漢中。而姜維認為這樣雖然可以不敗,卻不能大勝。所以改變了兵力部署,收縮兵力,讓敵人進入之後關門打狗。這個計劃看上去不錯,但是風險係數很大,一旦一兩個據點被攻破,都可能被對方突襲成都。

而且在最後的決戰中,姜維曾一度經過陰平,還在此地駐守等待廖化會師。但是他作為蜀中大將軍,多次北伐,卻沒有完全熟悉這裡的地形。以至於鄧艾就是在陰平抄的小路直奔成都。哪怕他可以留下些部隊,利用這裡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地勢,都可以阻擋住鄧艾。

作為蜀國的丞相,諸葛亮知道蜀國的國力如何,所以在死後才安排了幾個穩當的繼位人,董允,蔣琬,費禕,這些人基本都可以制衡姜維,控制姜維出兵的人馬。這些人在位,蜀國還算可以。但這些人去世後,姜維就開始重兵北伐,這就是姜維急於為自己建功立業的表現,如果這勉強可以解釋為繼承諸葛亮遺志的話,那麼姜維為了獲取更大戰果,改變漢中防守佈局,就是他急功近利的鐵證了。可以說,姜維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功業,不經意間把蜀國帶入了覆沒的深淵。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