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蜀漢滅亡時孟獲在幹什麼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公元263年8月,掌握魏國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在這場戰役中,姜維在沓中與鄧艾交戰後,晃飛諸葛緒,直奔東路抵擋魏軍主力。而鍾會大軍在佔領漢中大部分據點,前進到劍門關外時,被回援的蜀軍阻攔,僵持不下,也即姜維和鍾會兩位著名將領一時間難以分出高下。
對此,鄧艾則採用以迂為直的謀略,在魏蜀兩軍主力對峙於劍閣之時,自率精銳部隊繞道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越過700餘里荒無人煙的地區,鑿山開路,奇襲江油(今四川江油北)。又在蜀漢腹地綿竹大破諸葛瞻、攻佔涪城(今四川綿陽),兵臨成都。後主劉禪因鄧艾兵臨城下,向魏軍投降。對於後主劉禪來說,當時所在的成都已經沒有兵力來抵擋鄧艾了,這成為他放棄抵抗的重要原因。那麼,問題來了,蜀漢滅亡時,曾被諸葛亮收服的孟獲去哪裡了,為何不來救援蜀國呢?
一
首先,對於南中的孟獲,曾被蜀漢丞相諸葛亮收服,這不僅是《三國演義》中的說法,也在《漢晉春秋》、《襄陽記》、《華陽國志》等史料中得到了體現。據《漢晉春秋》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23年,蜀漢先主劉備死亡前後,孟獲追隨益州郡的雍闓起兵造反,從而和蜀漢為敵。對此,因為當時劉備剛剛去世,蜀漢又在夷陵之戰中遭到了重創,所以諸葛亮沒有立即率軍討伐孟獲等叛軍。到了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到南中親征,百戰百捷。聞知有一個名叫孟獲的人,向來被南中的部落所敬仰,於是發兵攻打孟獲並在盤東擒獲了他。諸葛亮採納了參軍馬謖的建議,赦免了孟獲來換取蜀漢南中的民心。後來南中平定,孟獲隨諸葛亮回到成都,擔任御史中丞。
御史中丞,古代官名,始於秦朝時期的三公九卿。漢朝為御史大夫的次官,或稱御史中執法,秩千石。漢哀帝廢御史大夫,以御史中丞為御史台長官,後歷代相沿,唯官名時有變動。對於御史中丞來說,是一個地位比較高的官職,這體現出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於孟獲的籠絡和重視。在孟獲來到蜀漢朝廷當官的背景下,南中地區的叛亂得到了比較平定,這讓諸葛亮可以將主要的精力投入到北伐中原的戰役中。不過,因為以下幾點原因,等到蜀漢滅亡之際,孟獲等南中勢力沒有前來救援蜀國。
二
一方面,在蜀漢滅亡之際,孟獲很可能已經去世了。對於孟獲來說,是在公元225年被諸葛亮收服的。彼時,作為南中部落的頭領,孟獲的年齡很可能不會低於30歲。到了公元263年,魏滅蜀之戰爆發的時候,已經有接近40年的時間了,這意味著孟獲的年齡很可能要超過70歲這一大關。誠然,在漢末三國時期,確實有部分將領的年齡超過了70歲。不過,從整體上來看,70歲的武將在漢末三國時期可謂是鳳毛麟角了。從這一角度來看,孟獲很可能在蜀漢滅亡之前應該就去世了,自然無法幫助蜀漢了。
並且,在筆者看來,即便這個時候,孟獲還沒有去世。但是,孟獲如果是在蜀漢都城成都的話,也很難起到什麼作用。等到鄧艾大軍兵臨成都的時候,孟獲想要從南中搬來救兵,因為距離上的限制,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就當時的後主劉禪,顯然無法支撐這麼長的時間。在鄧艾兵臨成都之前,諸葛瞻率領的蜀漢御林軍,已經是後主劉禪最後的底牌。在綿竹之戰中,諸葛瞻率領的大軍基本上被鄧艾消滅了,這導致當時的後主劉禪已經無人可用了。
三
另一方面,對於即便孟獲,或者南中的部落想要救援蜀漢,很可能也已經被後主劉禪拒絕了。在蜀漢後期,劉禪以霍弋領永昌太守,率軍討伐,斬其豪帥,郡界寧靜之後遷監軍翊軍將軍,領建寧太守,統領南中諸郡。也即在蜀漢滅亡之前,南中地區的郡縣,是被霍弋這位武將鎮守的。到了景耀六年(263年),霍弋進號安南將軍。同年,魏滅蜀之戰正式爆發,鄧艾偷襲陰平,霍弋想率軍救援成都,但劉禪以成都已有準備,不准霍弋率軍前來救援。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霍弋真的率軍前往成都救援劉禪,很可能要從南中的部落徵調士兵。
但是,因為後主劉禪的拒絕,不管是霍弋這位武將,還是孟獲在南中地區的部下,都沒能在關鍵時刻幫助蜀國。除此之外,在筆者看來,對於孟獲在南中的部下來說,並非無法接受蜀國滅亡的結果。早在公元223年的時候,孟獲之所以在南中一帶起兵造反,自然是希望掙脫來自蜀漢的束縛。公元225年,諸葛亮率領李恢等人平定南中。就李恢來說,親自統兵前往平叛,鏟盡行兇作惡之人,並把他們的首領遷往成都,從南中一帶的叟、濮部落中徵收耕牛、戰馬、金銀以及犀牛皮作為賦稅,用以充實朝廷的軍用物資,使得當時蜀漢的財務開支不會缺乏。
四
最後,在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漢是最弱小的一方。但是,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都多次進攻強大的曹魏。在此基礎上,蜀漢的每一次進攻,都需要糧草、糧餉等物資的支持,而就這些物資來說,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南中地區。雖然孟獲最終被蜀漢丞相諸葛亮收服,但是,在孟獲之後,南中地區的其他部落,並不願意長期將自己的物資交給蜀漢。因此,等到公元263年,魏滅蜀之戰爆發的時候,南中部落很可能選擇了坐岸觀火的立場。
更為關鍵的是,等到曹魏消滅蜀漢之後,應該也不會對南中地區的部落怎麼樣,也即結局不會壞到哪裡去,甚至還需要籠絡這些部落。畢竟這些地區偏離當時的中原地區,對於中原王朝來說,主要還是重用南中一帶的部落首領,以此避免叛亂的發生就行了。總的來說,在魏滅蜀之戰爆發的時候,孟獲或者南中地區的部落,不管是否想要救援蜀漢,都很難改變蜀國滅亡的結局,也即在強大的曹魏面前,即便孟獲或者他的後人真的率軍救援成都,也頂多推遲蜀漢的滅亡時間,無法從根本上扭轉曹魏對蜀漢的壓制形勢。而在蜀漢滅亡之後,南中地區的部落則先後臣服於曹魏和西晉王朝,並且和中原王朝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