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吳得勝為何諸葛亮不喜反憂?劉備稱帝之後自視甚高!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伐吳得勝為何諸葛亮不喜反憂?劉備稱帝之後自視甚高!

伐吳得勝為何諸葛亮不喜反憂?劉備稱帝之後自視甚高!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傳令兵:「丞相,陛下的使者來了。」諸葛亮趕緊迎接。諸葛亮:「前線軍情如何」?

劉備派遣的使者匯報道:「東吳鼠輩不堪一擊,吳人前部李異、劉阿已經被吳班、馮習、張南擊敗,我軍佔領秭歸。武陵蠻王沙摩柯派遣使者表示願意與大漢一起進討吳賊。陛下說他此番勢必消滅東吳,為關、張二將軍報仇雪恨。請丞相等待陛下的捷報,準備好慶功宴迎接大漢將士吧!」

丞相府幕僚聞言都很高興,但諸葛亮卻面露憂色。待其他人離去,馬謖求見諸葛亮,問道:「陛下伐吳得勝,丞相為何不喜反憂?」!

諸葛亮:「陛下雖然連戰連捷,但是亮依然有些擔憂。東吳人才濟濟,怎麼能夠僅僅因為擊敗李異、劉阿就輕視東吳呢?陛下只是取得初步勝利並未收復一郡之地,就如此膨脹,亮是怕陛下太輕敵呀!」

馬謖:「馮習、張南、吳班能夠擊敗吳軍,已經證明他們的軍事能力。人言:『馬氏五常,白眉最良。』丞相與我兄長交際甚厚,難道還不相信他的才能麼?他的辯才大家有目共睹的,即便陛下衝動,馬良應該能夠勸阻陛下。黃權智勇兼備,為人剛正不阿,當初多次勸諫劉璋,又獻策取漢中。武陵蠻王沙摩柯勇冠三軍,兼擁精兵萬人,且思漢如渴,正欲與陛下共伐吳逆。有此二人輔佐,又有蠻王相助,陛下一定能夠收復荊州,丞相不必擔憂。」!

諸葛亮:「江陵易守難攻,當初呂蒙白衣渡江,若非糜芳降吳,亦不能奪取江陵。即使陛下再取勝利,能夠收復湘水以西的零陵、武陵二郡,一時半會也也難以攻克江陵。湘水以西尚且難以迅速收復,何況收復湘水以東三郡呢?而曹丕虎視眈眈,陛下若不知見好就收,漢吳必有決戰,無論誰輸誰贏,最終得利的只有曹魏。魏國在北,即使陛下奪取荊州六郡又能如何?但願陛下取勝以後,能夠以大局為重,與東吳和談,只要能夠和東吳恢復湘水之盟是的界限就行了!不要試圖奪取湘水以東三郡,甚至消滅孫權呀!」

馬謖:「陛下此時報仇心切,恐怕不惜決戰,也要消滅東吳了。不過陛下身經百戰,又有黃權、馬良、馮習、張南、吳班、沙摩柯輔佐,應該不至於失敗吧。等陛下收復江陵,丞相在曉以利害,相信陛下會議大局為重,和孫權重立盟約,共抗曹魏的。」

諸葛亮:「但願如此。」

另一邊,劉備軍營。

劉備:「曹丕屯兵荊北,意圖坐山觀虎鬥。黃權你率領本部兵馬在長江北岸駐守,觀察曹丕動態。」

黃權:「臣遵旨,陛下不要忘記臣之前說的話,不要輕視東吳呀!」

劉備:「朕知道了,你快去吧!」

黃權歎了一口氣,離開了大營。他知道劉備讓他鎮守江北其實是為了把他支開。劉備已經被他勸諫的煩了。假如劉備真的是為了防範曹丕,就不會只派他去了。曹丕真打過來,他這點兵馬也抵擋不住的。黃權忍不住偷偷感歎道:「唉,陛下稱帝之前,可謂虛心納諫的名主。可是自從陛下稱帝以來,就聽不進勸諫之言了。」

黃權一走,劉備面露喜色,道:「終於把黃權這個蒼蠅支開了。這些天他老是勸我謹慎,叫我不要輕敵,朕征戰多年,還要他教麼?」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