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三國網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徐晃是三國時期曹魏的著名將領之一,也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是當時著名的將軍與勇士。徐晃一生對曹氏集團忠心耿耿,參加過多次重大戰役,智勇雙全,受到曹操的賞識。
徐晃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官,此後因護送漢獻帝劉協有功而被封為都亭侯。隨著韓暹和董承之間的鬥爭不斷升級、加劇,徐晃十分焦慮,於是勸楊奉歸順曹操,在一番深思熟慮後,楊奉決定採納徐晃的建議。
但此後楊奉又受到韓暹的挑撥下,放棄了歸順曹軍的想法,結果被曹軍大殺四方,徐晃則在此時趁機向曹操投降,從此,徐晃成為曹操的得力助手,跟隨曹操征戰大江南北,為曹魏的創立立下了汗馬功勞。徐晃本就英武非凡,又足智多謀,不久便在曹操軍中謀得一席之地。
在官渡之戰中,徐晃一舉打敗了劉備,又隨曹操擊敗了顏良,一躍成為曹操的左膀右臂之一,由於徐晃在這場戰役中功不可沒,不久便被陞官加爵。
徐晃深思熟慮,具有高明的軍事見解。在曹操包圍鄴城,並攻破邯鄲之後,徐晃便被派遣前去攻打易陽。而他不費一兵一卒,只用一封聲淚俱下、分析周全的書信便讓易陽令韓范心甘情願地打開城門,投降曹軍。徐晃招降易陽的舉動為各城的歸順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韓范歸順後被曹操封為關內侯,其他城池的縣令見韓范獲得如此的封賞,也紛紛動搖,想要歸順。可以說,鄴城得以被曹操攻下與徐晃的建議與先見之明是離不開的。徐晃長期征戰四方,又攻下了毛縣、烏桓等地,立下赫赫戰功,可謂是威名遠揚。
徐晃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隨曹操,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受到曹操的賞識與重用,當他凱旋而歸後,曹操則率眾迎接,並設下盛大的筵席來為徐晃接風洗塵、褒揚戰功。曹操在筵席時舉起盛滿美酒的酒杯,向徐晃讚歎道:「襄陽以及樊城之所以能夠得到保全,全都是因為將軍您的功勞啊。」受到嘉獎的徐晃並沒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嚴明地治軍。當時許多軍隊都集結於摩陂,曹操前來視察,許多士兵都好奇地出陣圍觀,只有徐晃軍營中的將士巋然不動,莊嚴整齊。曹操不禁感歎說:「徐將軍真是有周亞夫將軍的遺風啊。」
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後,徐晃被封為右將軍,後又被晉封為楊侯。徐晃去世後,謚號壯侯,因其戰功,得以從祀於曹氏的宗廟。徐晃一生藏天動地、力敗武聖,卻又儉樸樸素,對自己以及部下軍隊約束監管極為嚴格。並且他一直十分謙遜,即使立下戰功,也不會主動邀功。他在曹操部下奮勇作戰,贏得了許多場重要的戰役。他把為曹魏事業效力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並以此為動力,促使自己發憤圖強,艱苦作戰。他是中國古代將領的傑出代表,也是曹魏事業建立的功臣。
韓儀曾經如此評價: 「徐晃沉詳,幼而特立。既克紹於門風,爰委用於舊土。未行真命,且假劇權。士心鹹感於惠和,封部果臻於寧肅。」徐晃的英勇機智與其忠心護主,都被記錄在了後世的史書之中,「鞭策後人」不斷學習他的這股精神。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