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五胡亂華的起因真相,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五胡亂華,指的是西晉末年,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族帶兵進入中原,瓜分了中原王朝的北方大片土地。其實遠不止這五族,他們只是代表而已。
西晉,司馬懿奠定基礎,司馬昭學習曹操加九錫封晉王,司馬炎學曹丕取締曹魏王朝,從而建立起來的一個大一統王朝。
八王之亂,西晉王朝內部的一場政治鬥爭,司馬家的八個王爺先後分別為了奪取中央政權,而大打出手的事情,直接到了西晉的滅亡。
西晉王朝的壽命比較短,只有五十幾年,所以在歷史上的地位也不高。造成西晉王朝滅亡的最重要原因,其實是內亂。正是因為八王之亂,所以西晉王朝才會滅亡。
那麼造成五胡亂華事件的原因,真的只是八王之亂嗎?
早在曹魏王朝時期,五胡亂華已經有了苗頭。曹操在世的時候,胡人不敢南下,因為曹操有大軍把守長城,可是遼東地區的公孫家族,跟曹操其實是面和心不和。
到了曹叡執政期間,公孫淵作為遼東領袖,公然造反。這件事魏明帝曹叡非常重視,因為遼東一旦造反,那要比蜀漢和東吳更加危險,他們可以直接打進中原腹地。
於是司馬懿就出場了,司馬懿帶著大軍橫掃遼東,將公孫淵擊敗以後。把公孫家族的人全部誅殺。這也就算了,可是他卻縱然手下人在遼東殺戮,基本上遼東能夠幹活的青年人都被殺光了,就剩下了一群孩子。
會霖雨三十餘日,遼水暴長,運船自遼口徑至城下。雨霽,起土山、脩櫓,為發石連弩射城中。淵窘急。糧盡,人相食,死者甚多。將軍楊祚等降。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長數十丈,從首山東北墜襄平城東南。壬午,淵眾潰,與其子脩將數百騎突圍東南走,大兵急擊之,當流星所墜處,斬淵父子。城破,斬相國以下首級以千數,傳淵首洛陽,遼東、帶方、樂浪、玄菟悉平。---《三國誌》
這下子遼東可謂人才凋零,人口銳減。如此空曠的遼東,自然是吸引了大量胡人的入侵。司馬懿忙著跟曹爽內鬥,壓根就沒工夫去管遼東。
況且那個冰天雪地的地方,派將士去駐守,也沒什麼人肯去。當時司馬懿正是要人心的時候,他不可能自毀前程,讓人家做不願意做的事情。久而久之,他也就沒有去管遼東的事情了。
遼東相對於中原地區來說,的確是冰天雪地,可相對於胡人長期居住的北方來說,那簡直就是四季如春。
所以胡人一口氣全部湧了進來,他們在遼東結合了中原王朝的先進技術,不斷發展自己的實力。到了西晉王朝建立以後,其實胡人的實力已經很強大了。
由此可見,造成五胡亂華的罪魁禍首,其實是司馬懿。要不是司馬懿殺光了公孫家的人,又不去管這個地方,那遼東也不會落入胡人的手裡。
西晉王朝的八王之亂,成為了五胡亂華的導火索。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會存在一個導火索,五胡亂華也不例外。西晉王朝的第一代皇帝司馬炎,是個明君。在他手裡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結束了三國紛爭的分裂局面。
可司馬炎卻生了一個癡呆兒子司馬衷,在周圍人的維護之下,司馬炎只好將皇位傳給了司馬衷。司馬衷是個癡呆皇帝,可他老婆賈南風不是個省油的燈。
司馬衷稱帝以後,大權基本上都落在了賈南風手裡。賈南風開始各種清理異己分子,結果導致了司馬家族的強烈不滿。
尋而朝廷復有北征之役,征紹,復其爵位。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於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於帝側,血濺御服,天子深哀歎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晉書》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政治鬥爭就這麼產生了,司馬家族的八位王爺名字太亂了,我也分不清楚。他們先後控制了司馬衷,並且發生了各種內部鬥爭,死傷無數。
正是因為他們的內鬥,給了五胡南下的機會。中原王朝內部自顧不暇,他們哪裡有這個實力跟五胡強大的軍隊相抗衡呢?
所以司馬家族在內鬥的時候,其實五胡已經在不斷佔領他們的地盤。跟遼東比起來,中原大地那才是四季如春的好地方。
他們來了以後,壓根就沒打算再次離開。可問題是他們佔領了漢人的地盤,這個地盤上的漢人答應嗎?當然不答應。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大清洗活動就此展開了,胡人為了留下,不惜造成了各種流血事件。沒辦法,這是一場生存下去的搏鬥,必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八王之亂的確是五胡亂華的導火索。如果西晉王朝沒有內亂的話,五胡暫時是沒有機會南下的,畢竟中原王朝比五胡還是要強大很多的。
五胡亂華以後,其實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一個時期。
你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什麼民族的人?其實你壓根就不用去搞清楚,因為經歷了五胡亂華以後,所謂純粹的漢人已經不存在了。
因為胡人和漢人之間是可以通婚的,千百年下來,胡人和漢人之間的不斷結合,早就取締了當年那個所謂的純種漢人。
所以說,我們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民族,統稱為中華民族就對了。胡人常年在冰天雪地的北方生活,能活下來的全都是身強體壯的人。
而漢人長期生存在溫暖的南方地區,身體自然是比不上胡人。所以說胡人的南下,其實是給漢人帶來了強壯的基因,這不是一件壞事。
天禍晉室,四海顛覆,喪亂之極,開闢未有。明公遭歷運之厄,當陽九之會,聖躬負伊周之重,朝廷延匡合之望。方將振長轡而御八荒,掃河漢而清天途。所藉之資,江南之地,蓋九州之隅角,垂盡之餘人耳。而百越鴟視於五嶺,蠻蜀狼顧於湘漢,江州蕭條,白骨塗地,豫章一郡,十殘其八。繼以荒年,公私虛匱,倉庫無旬月之儲,三軍有絕乏之色。賦斂搜奪,週而復始,卒散人流,相望於道。殘弱之源日深,全勝之勢未舉。---《晉書》
所謂的排外思想,不過是遺老遺少們的封建想法罷了,壓根就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畢竟多民族融合的一個大民族,才是團結的一個集體。
當然了,這個過程是非常心酸的,因為五胡亂華,導致了中原王朝人口銳減。據說減少了十分之九的人口,能夠存活下來,也算是個奇跡了。
任何改變,其實都是一場陣痛,如果改變不了過去,那就接受改變所導致的後果。晉王朝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差勁的大一統王朝。
他們沒有能力讓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卻一味地為了權力造成各種內鬥和死傷。其實五胡亂華最可惡的不是五胡,而是晉王朝的統治者。
正是因為司馬家的人,全部都是利慾熏心之人,所以才會造成後來的悲劇。他們心裡只有各自的權力,從來沒有想過天下百姓的生存問題,實在是可怕。
好在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們,似乎只有司馬家的人是這樣的。此後千百年的時光,但凡大一統王朝,再也沒有出現過如此混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