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形象通過三國演義被神話,但其中揮淚斬馬謖,看似是諸葛亮的公平公正,但實則是掩蓋其用人失誤的所為。諸葛亮未採納劉備的建議,令馬謖統軍,致使曹魏切斷蜀漢後路,險些全軍覆沒,但權利是諸葛亮賦予,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前期的劉備,根本沒有什麼根基,就只有關張兩兄弟,起兵好多年了,手裡也沒有多少兵力,一直寄人籬下的,這個時候的劉備,把名聲看的最重,因為這是他翻盤的希望,所以劉備不會隨便殺人,再者早期的劉備根本沒有多少兵力,不會出現幾萬人缺糧的情況,因為手下根本就沒有那麼多人,所以早期的劉備不會這麼幹,就算沒有吃的,劉備也可以去哭一場,如果有效自然是好,如果無效,大不了回到一窮二白的地步,繼續帶著他的關張兩兄弟寄人籬下,但是最起碼有了一個好名聲,前面我們已經說過了前期的劉備非常在意名聲,所以為了名聲,不會殺糧官。
劉備一生素以仁義為本,愛民如子。兵敗新野時,諸葛亮曾說,放棄百姓,輕裝逃亡。被劉備一口否決,劉備寧受刀劍,也不棄百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來,劉備確是一個仁義的人,百姓都不棄,何況殺糧官。諸葛亮可能會使這種手段,但最終還是會聽從劉備的話,所以還是不會!
諸葛亮的選擇很多故事可以參考,六出祁山,幾次失敗都是因為糧草不足而撤退,所以他的選擇無需多猜,無非是和幾個主事的將軍明白的說下現在的情況,然後語重心長勸一下大家,不撤退就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