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瞭解諸葛亮缺糧的事情,接下來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瞭解。
建興六年(228年)年冬,諸葛亮為響應東吳而進行第二次北伐。諸葛亮出三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蜀漢大軍因為糧草耗盡而退軍。魏將王雙率兵追擊,被蜀軍擊敗,蜀軍斬殺王雙。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漢大軍包圍祁山,司馬懿和張郃帶兵援救。李嚴運糧不繼,蜀漢大軍又一次糧盡退軍。張郃追擊蜀軍至木門,被蜀軍射殺,無功而返。
在諸葛亮北伐曹魏的過程中,缺糧問題一直困擾著蜀軍,乃至於成為蜀軍無法繼續擴大戰果的重要原因。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戰國時期,戰國七雄之間交戰兩百多年,卻沒有這麼缺糧。那麼,問題來了,為何諸葛亮經常缺糧,戰國七雄打了兩百年卻不缺糧呢?
一
首先,在戰國時期,戰爭的頻繁程度和規模,甚至要在三國時期之上。比如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和趙國前後投入的兵力,幾乎達到了百萬規模。在比如戰國時期,秦國消滅楚國的戰役中,王翦率領了60萬秦軍,而楚國也出動了數十萬兵力來抵擋。對於戰國七雄來說,前後交戰了兩百多年,很少因為糧草問題而撤退的。
比如邯鄲之戰中,秦國數十萬大軍包圍了趙國都城兩年之久,也沒有出現缺糧的問題,如果不是被楚國和魏國的聯軍擊敗,秦國甚至還可以繼續包圍下去。與此相對應的是,諸葛亮率領數萬大軍北伐中原的時候,有時候糧草還不夠堅持一個月,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諸葛亮所在的蜀漢就這麼缺糧嗎?蜀漢不是有成都平原這個糧草嗎?
二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和當時的兵制不同存在一定的關係。在戰國時期,為了實行兼併戰爭的需要,秦國等戰國七雄逐漸實行了全民兵役制,只要發生戰事的時候,所有適齡男子都在士兵之列。因此,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和趙國就是這樣動員了幾乎所有兵力,從而形成了一場百萬人規模的大戰。但是,在沒有戰事的時候,這些士兵大部分就要去種田了,也即從事農業生產,還有部分士兵則要承擔重要要塞和都城的防禦任務。
基於此,在沒有戰事的時候,各國都在積極存儲糧草等物資,以便戰事的時候使用。與此相對應的是,到了諸葛亮所在的三國時期,戰爭已經是職業士兵之間的較量了。對於蜀漢來說,人口不到100萬,卻有10萬兵力,而這10萬兵馬,不僅要承擔北伐中原的重任,還需要鎮守蜀漢各地。
三
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這10萬士兵之外,蜀漢能夠用於糧食生產的人口,無疑就比較有限了。當然,正是因為三國時期的士兵不從事農業生產,所以曹操率先在漢末三國時期實行了屯田。建安元年(196),曹操採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今河南許昌)附近進行屯田。「於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併群賊,克平天下」(《三國誌·魏書·武帝紀》注引《魏書》)。
正是屯田這一手段,提供了大量的糧草,成為曹操南征北戰的重要支持。在曹魏建立後,屯田在不少地區實行,以此解決曹魏大軍作戰的糧草供給問題。曹魏屯田有民屯和軍屯兩種。民屯每 50 人為 1 屯,屯置司馬,其上置典農都尉、典農校尉、典農中郎將,不隸郡縣。
四
最後,與此相對應的是,蜀漢則很長時間都沒有實行屯田的策略。直到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中原的時候,才實行了屯田。《三國誌》記載:「亮每患糧不繼,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在和司馬懿對峙的時候,諸葛亮擔心糧草不繼,所以分兵屯田。但是,不久之後,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諸葛亮北伐也因此結束。所以,如果諸葛亮早一點實行屯田的話,或許可以早點解決缺糧的問題。到了公元263年,姜維率兵士屯沓中種麥,也即姜維也採用了屯田的策略。
可是,就在這一年,司馬昭發動了魏滅蜀之戰,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姜維的屯田還沒有較大收穫的時候,蜀漢就在這場戰役中走向了滅亡。總的來說,戰國七雄打了兩百年都不缺糧,諸葛亮卻總是缺糧的主要原因,就是兵制的不同。而在三國時期,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進行屯田,只是,蜀漢屯田的時間較晚,規模也遠遠不如曹魏,這是其經常缺糧的重要原因。此外,蜀漢北伐時,因為蜀道艱難,運糧的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客觀上也是諸葛亮經常缺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