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準備了:董卓進京,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董卓能夠僅憑三千人馬,便進京成功掌權,這裡面既有當時時局的巧合,也有董卓個人的能力原因。簡單來說,董卓入京之後,先控制了皇帝,然後拉攏士族,打壓宦官和外戚,並且收編他們的力量,最後再一腳踢開士族,徹底獨自掌權。
這個過程,要想說明白的話,還得從漢靈帝在位那會兒說起。
漢靈帝劉宏,原本只是劉氏的一個旁支。因為之前的漢桓帝無子,而且他們這一脈也找不出合適的人繼承皇位。所以當時掌權的外戚竇家,為了能夠繼續掌權,就打算從劉氏旁支找一個人來繼承皇位。如此一來,這個外來戶根基不深,就只能繼續聽命於他們,方便他們掌權。
在經過一番挑選之後,竇家最終就選擇了劉宏。
不過,竇家萬萬沒想到,他們看中的這個劉宏,也是一個硬茬子。劉宏當上皇帝之後,很快就聯合大臣,發動了政變,擊敗了竇家。自此之後,劉宏徹底掌權,坐穩了皇位。
劉宏掌權之後,最初的十年裡,還算做得不錯,逐漸壓服了各方勢力,平定了邊疆的叛亂,讓漢朝表面上變得好了許多。如果劉宏能夠繼續努力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成為一位中興之主,讓漢朝再多傳幾代。但可惜的是,劉宏坐穩皇位後,便自以為海內昇平,開始貪圖享樂起來,這就為後面東漢的滅亡埋下了伏筆。
此時的漢朝,很太平嗎?
當然不是。
自劉秀建立東漢以來,到劉宏登基的時候,已經過了將近一百五十年。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之後,此時的東漢王朝,土地兼併情況已經非常嚴重,土地都跑到了那些世家手裡。底層人民手裡沒有土地,就只能接受那些地主階層的壓搾,沒有上升的空間,社會徹底固化。
當一個國家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就算表面上風平浪靜,骨子裡也已經開始腐爛,撐不了多久了。
果不其然,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了。
黃巾起義爆發之後,很快就席捲全國。那些沒有土地、沒法生活的底層人民,紛紛加入到抗爭的隊伍當中,反抗東漢王朝的統治。不過,此時的東漢王朝,軍事力量還十分強大,不是那麼容易就會滅亡的。黃巾起義爆發之後,東漢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鎮壓農民起義,一時之間黃巾軍倒是有被撲滅的跡象了。
不過,黃巾起義雖然被鎮壓了,但是帶來的後果,對東漢王朝來說,卻是致命的。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鎮壓黃巾軍,各地方勢力開始瘋狂擴軍,地方性軍事力量開始越來越強,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在這個過程當中,《三國演義》裡面那些有名的人,基本上都開始紛紛登場,趁著這個機會發展自己的力量。而且有意思的是,這些人幾乎清一色都是站在東漢王朝那一邊,幫著鎮壓黃巾軍。
董卓,就是趁著剿滅黃巾軍的機會崛起的。
董卓原本是個東漢中層官員,出身一般,老爹是個市級幹部,勉強能夠讓董卓入朝做官的家世。董卓年輕時性情任俠,喜歡交朋友。據說有一次,當地的羌人到他家做客,董卓很豪氣,把自家唯一的耕牛殺掉,用來招待客人。羌人首領為之感動,回去以後,送了上千頭耕牛過來,報答董卓的招待情誼。
從這個故事,我們也不難看出,董卓其實是個很有投資眼光,而且很會豪賭的人。他看準了羌人重義氣的性格之後,捨得下血本,直接殺掉自家的耕牛招待客人,自然贏得了羌人的友誼。
正是因為這種性格,董卓入仕之後,左右逢源,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青睞,青雲直上。再加上董卓確實為人勇武,又生活在邊境,所以很快在邊境打出了自己的威名。
但同時,這種性格也很容易惹事。董卓後來就曾因事被免官,到底是什麼事情,史書上也沒記載,想來應該是和他的這種性格有關。不過,犯事之後,董卓憑借鑽營的本事,巴結上了朝裡的司徒袁隗,很快就重新崛起,而且更進一步,被任命為并州刺史。
這個袁隗,就是後來那個統轄河北四州之地的袁紹他們家人,是袁紹的叔叔。袁紹後來總吹他們家『四世三公』,意思就是說他們家連續四代都有人位列三公之位。這裡面的第四代袁家三公,說的就是袁隗。
搭上袁隗這條線,對董卓來說,是個極其重要的事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漢朝的命運。
當上并州刺史之後,董卓已經算是步入國家高級幹部的行列了。刺史這個官職,大概就相當於今天的省長。
就在此時,黃巾起義爆發了。
黃巾起義爆發後,已是一方大佬的董卓,自然要負責轄區內鎮壓黃巾軍的任務。這個過程說起來相當的複雜,反正就是經過一場場大戰之後,董卓逐漸成為一方霸主,並且擁有了自己的嫡系軍隊。雖然期間也曾有過戰敗,甚至還曾差點因為戰敗被處死。但最後結果還算不差,董卓因功封侯,雄踞一方。
就在董卓逐漸崛起期間,東漢首都洛陽那邊,也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
之前說過,漢靈帝上位之後,首先面對的是強大的外戚竇家,自身只是一個傀儡。而且劉宏剛剛進京當皇帝的時候,其實才僅僅只有十一歲而已。
十一歲的孩子,是怎麼除掉強大的竇家呢?
其實,劉宏什麼都沒做,只是借勢而已。
因為當時的朝中,除了外戚之外,還有一股很強大的政治力量,那就是宦官。劉宏登基之後,宦官集團擔心外戚集團徹底掌權後,對自己不利,所以搶先發動了政變,除掉了竇家,所以劉宏才能順利即位。
對於這些扶保自己上位的宦官,劉宏也是十分的感激,對其委以重任。所以,劉宏在位期間,這些宦官的權力,也進一步膨脹。當時有一批宦官,深受劉宏信賴。因為幾個領頭的都擔任過常侍之職,所以被稱之為十常侍。
宦官集團,便以十常侍為首。
除了宦官集團之外,劉宏後來還大肆任用自己皇后何氏家族的人,組成了強大的外戚集團。隨著後期漢靈帝越來越貪圖享樂,越來越不管事,這兩黨的權力也越來越大,逐漸把持朝政。
到了公元189年,因為長時間的享樂,劉宏不但玩垮了東漢的江山,也玩垮了自己的身體,即將命不久矣。此時的黃巾起義,已經被逐漸鎮壓,但是各地方勢力尾大不掉之勢,已經凸顯了出來。所以,劉宏臨死之前,倒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想要收回地方兵權。
這其中,就包括董卓。
漢靈帝先是拜董卓為并州牧,也就是從省長升為省委書記,然後讓董卓交出手裡的軍隊給皇甫嵩。皇甫嵩是東漢末年的著名將領,相對來說更可靠一些,劉宏此舉也有收兵權的意思。但是吃進嘴裡的肉,哪是那麼容易吐出來的?董卓這個時候,就開始耍無賴了,以士兵和他關係太好,離不開他為由,拒不交兵權。
這要是換做其他朝代,董卓這個舉動,已經近乎等同於謀反了。可是漢靈帝這會兒已經病重,需要解決的擁兵自重的將領不止他一個,而且劉宏還需要解決立儲問題,根本沒太多精力搭理董卓,這才讓董卓鑽了空子。最後,漢靈帝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暫時同意董卓帶兵前往并州邊陲。
但是,董卓接下來並沒有帶兵前往并州邊陲,到了河東郡就不走了。因為董卓看得出來,此時的朝廷,已經到了一個十分關鍵的時刻。他的這些兵馬,要是去了邊陲的話,也就是一個守邊的命。但如果留下來,說不定能夠在接下來的朝堂動盪當中,佔據一席之地。
果不其然,董卓賭贏了。
公元189年,四月,漢靈帝駕崩。
漢靈帝駕崩之後,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的矛盾,瞬間變得不可調和。外戚集團想要擁立何皇后所生的劉辯為帝,而宦官集團為了自身利益,想要擁立漢靈帝的庶子劉協為帝。宦官集團的領袖,就是那幾位常侍;而外戚集團,則是以何太后的弟弟,大將軍何進為首。
靈帝一死,雙方瞬間開打。
第一回合,宦官集團想要趁著靈帝駕崩,何進入宮參拜的時候,除掉何進。只要何進死了,外戚集團沒了兵權,自然就沒什麼威脅了。但是何進事先得到了消息,沒有入宮,所以宦官們自然也就沒有了刺殺的機會。
因為何進沒死,宦官們不敢貿然下手,所以何太后所生的劉辯順利即位,何太后稱制。
這個回合,宦官集團輸了。
第二回合,何進知道宦官集團已經想要刺殺自己後,乾脆徹底撕破臉,打算直接誅殺宦官集團。但是京城禁軍,掌握在宦官手裡,何進手上沒有嫡系軍隊。而且最關鍵的是,當何進提出要誅殺宦官集團的時候,何太后竟然堅決表示反對。何太后反對的原因,大概也是怕何進從此一家獨大,徹底無法約束。
在這種情況下,何進只能下令,從外邊調兵進京。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何進調集的軍隊極多。包括河東郡那邊的董卓,河內郡的丁原,並且派派幕僚王匡、鮑信去山東募兵,讓這些人以演習的名義來京城,先給這些宦官製造一些壓力。
已經在河東郡那邊等了好幾個月的董卓,終於等來了自己的機會,董卓當即率三千精銳前往洛陽,準備參加這場奪權大戰。但是,就在董卓剛剛率兵趕到洛陽附近的顯陽苑,就發現事情好像和自己之前預料的不太一樣了。
就在董卓率兵趕赴京城的這幾天裡,京城洛陽這邊,又出現了變故。宦官集團將何進已經徹底決心誅殺自己,便索性拚死一搏,趁著何進入宮面見何太后的時候,刺殺掉何進。
何進死了!
不過,何進死了以後,這些刺殺何進的宦官,也沒有能夠掌權。因為就在何進剛剛被殺之後,其麾下的吳匡、張璋、袁術等人,得知何進被殺,直接帶兵入宮,打算將這些宦官全部誅殺。宦官們因為身在宮內,謊稱這些人是進宮刺殺皇帝,所以把皇帝劉辯與何太后帶走,逃出了洛陽。但是在這途中,劉辯又和何太后走失。
就這樣,當董卓到來的時候,剛剛即位的小皇帝劉辯,正被宦官們挾持,逃到了洛陽附近的北邙山上。整個洛陽附近,亂成了一鍋粥。
但是,在如此亂局之內,董卓卻看到了機會。
這是天賜良機啊!
董卓本來只是想著,能夠帶兵站隊,回頭分蛋糕的時候,能分到更大的一塊權力蛋糕。但是眼下,皇帝已經近在眼前,有什麼是比皇帝更重要的?
於是,董卓當即帶兵,前往北邙山,救下了小皇帝劉辯,並帶著劉辯返回了洛陽。自此之後,董卓就徹底掌控了皇帝,成了皇帝的代言人。
這個身份,可實在是太重要了。
董卓入京之後,首先以皇帝的名義,拿到了禁軍的指揮權,將原本由宦官掌控的禁軍,徹底收入麾下。同時董卓還積極聯繫士族,士族集團,本就是游離於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之外的第三方。當年提拔董卓的袁隗,就是士族的代表人物。在士族的支持下,董卓又很快掌控了何進留下的部曲。
當然,這時候對於董卓而言,還有一個麻煩,那就是之前何進調來的外地軍隊。這些軍隊當中,以河內郡來的丁原最強。為了解決丁原,董卓聯繫丁原麾下的大將呂布,以高官厚祿誘惑呂布,刺殺掉丁原。
如此,董卓終於掌握了洛陽周圍的全部軍隊,徹底一家獨大。
之前互相死磕的何進和宦官集團,估計打死都想不到,他們兜來兜去,最後只落得一個兩敗俱傷,全都便宜了董卓。
進京勤王這件事,算是董卓一生當中,最大的一次豪賭。很幸運的是,董卓最後賭贏了。但同時,這也是董卓最大的不幸。因為以董卓的能力,當一個權臣或許可以,但絕對沒有能力去管理整個東漢王朝。
蛇吞象的結果,往往都是最後被撐死。
董卓掌權以後,開始倒行逆施。先是廢掉了劉辯,改立年齡更小的劉協為帝。同時向之前幫助他的士族下手,徹底掌握了所有大權。但董卓這樣的做法,也引起了所有人的反對。很快,各地方勢力就組成了聯軍,聯合進攻董卓。雖然最後被董卓擊敗,但董卓也徹底喪失了對關中以外所有地區的控制權。
再之後,就是著名的『美人計』環節了。司徒王允以貂蟬為誘餌,誘使董卓和麾下大將呂布反目,最終,董卓被呂布刺殺,連屍體都被點了天燈。董卓雖然死了,但他的這番折騰,也徹底打掉了東漢王朝最後一口氣。至此之後,各地軍閥開始亂戰,紛紛割地自立。就算董卓麾下的幾個將軍,也開始打來打去。
東漢,終於徹底崩了。
董卓之所以能夠以三千人馬,成功進京,並且順利掌控朝局,主要是因為當時京城的時局實在太亂,讓他給鑽了空子。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兩敗俱傷,董卓又恰好在北邙山救下了皇帝,自然可以順利掌控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