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的關羽武力值如何?他是否具備領導能力?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正史中的關羽武力值如何?他是否具備領導能力?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三國中文網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關羽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小編對於正史上真實的關羽,我左看右看,橫看豎看,怎麼看都是一尊威風凜凜的戰神,不負「武聖」之譽。

現在有很多人質疑關羽的能力,質疑關羽的「武聖」的資格,一方面是發現《三國演義》裡關於關羽的許多戰績是不存在的,如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斬文丑等等。另一方面是關羽走麥城、失荊州,致使蜀漢侷促於益州一地,最終困蹙而亡。

應該說,這兩方面質疑都是合理的。

畢竟,能被稱為「武聖」,其能力就應該與「武」字相貼切:一、個人武力指數超常,有萬夫不當之勇;二、有過人武略,具備將帥之才。

我們先來說第一點。

論個人武力指數,中國有一句古話,是專門用來形容一個人單兵作戰能力牛逼屌炸天的:「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這句話所描繪的情景,出現在演義小說中,屢見不鮮。

但在正史中出現,僅《三國誌.關張馬黃趙傳》中「關羽斬顏良」一例,可謂空前絕後、絕無僅有。

書中寫:「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陣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關羽趁人不備,搞偷襲。

但是,認真想一下,顏良上戰場是幹嘛來的?絕不可能是觀光看風景或者讀書打瞌睡,為的就是打仗!而且,顏良端坐於「萬陣之中」,手下有成千上萬名將士兵卒護衛著,竟然被關羽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斬其首還」,在陣中將之秒殺,並從容割下首級,提在手裡,「諸將莫能當者」,來去自如,予取予求,猶如無人之境,簡直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一句話,關羽的「萬人敵」之名,絕非《三國演義》的誇大和虛構。

《三國誌》作者陳壽也稱:「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

自三國以降,歷朝歷代,每有凶悍勇猛之士出現,人們都喜歡以關羽作為標桿來比較,卻始終無人能複製關羽「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的好戲。

再說第二點。

蜀漢集團前期經營荊、益二州,關羽獨掌一州,可謂方面大將,舉足輕重,國之大梁。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勝利奪取漢中,出師秦川的條件已經具備。上庸申耽已經投降,後顧之憂也已經解除。

關羽已經年近六旬,油然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認為已到出宛、洛之機,於是獨領一軍北伐。

許多持「事後諸葛亮」觀點的人認為關羽這是輕舉妄動、盲動,沒有大局觀,沒有意識到來自東吳方面的威脅。

其實,關羽也不是沒有防備東吳人的狼子野心。他專門做了精心的準備:修築江陵城、建造烽火台預警系統、訓練水軍。

可以說,關羽如果不在這個時候舉行北伐,而坐等樊城的曹仁打過來,一旦惦記著荊州的東吳配合曹軍做出從旁協戰之事,形勢會更加窘迫。

所以,關羽主動出擊,反而佔據了先機。

北伐戰爭打響,關羽大敗曹仁,自江陵突進五六百里,圍困襄陽,又把曹仁鎖死樊城。於禁、龐德引軍來救,結果七軍被淹,於禁跪降,龐德就死。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心膽俱寒,只好駐軍原地等待張遼。曹操在許昌都坐不住,一度想遷都以避關羽鋒芒。

彼時,陳壽用了「威震華夏」四個字來形容關羽的赫赫威勢。

仔細算算,從北伐開始,到敗走麥城,關羽所牽制和交戰的對手有曹魏方面的曹仁、於禁、龐德、徐晃、滿寵、張遼;孫吳方面的呂蒙、陸遜、朱然、蔣欽、潘璋;自己一方的叛將糜芳、士仁等等。即關羽是以一己之力對抗孫、曹兩大集團,雖敗猶榮。

遙想當年霸王項羽在擁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被劉邦逆襲,在垓下做了逃兵,尚且成為光照千古的大英雄。

關羽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審時度勢,強挑橫樑,氣吞山河,攪得中原天翻地覆,幾乎就要成功,且縱觀整個三國時期的大規模戰事,以一人挑大樑獨唱主角的,也僅此一出,關羽被尊為「武聖」,乃是實至名歸;劉曄贊 「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絕非虛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