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劉備到底犯了什麼錯誤 劉備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夷陵之戰劉備到底犯了什麼錯誤 劉備要負什麼樣的責任

對夷陵之戰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引言

夷陵之戰,是公元前221年劉備急於為死去的關羽復仇,在吳蜀間爆發的一次大規模戰爭,雙方參戰兵力超十萬人,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另外兩大戰役分別是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

此戰中,吳軍統帥陸遜利用火攻讓己方大獲全勝,而蜀國慘敗後元氣大傷,劉備也在次年逝世於白帝城,蜀國政權搖搖欲墜。

關於導致蜀國慘敗的原因,劉備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甚至可以說是戰敗的罪魁禍首,那他究竟犯了哪些致命錯誤?

一、軍未熟練,將無英才

公元219年11月,關羽被殺,劉備即要起兵東征為其報仇,但當聞知曹丕稱帝后,便緊鑼密鼓地準備稱帝。

公元221年4月,劉備登基,並按漢代禮制設官立制,備後宮,立太子,改元,大赦,在兩三個月裡草草地完成了諸多程序之後,便前往江州準備伐吳了。

在江州,劉備迅速調動軍隊,粗率地按照一廂情願的原則作了初步的戰爭規劃,任命了左右大督、先鋒及各部將領,便草率出兵。劉備所攜帶的將士,有著致命缺陷。

首先,蜀軍約四萬餘人,以步兵為主,水師較少,而且由於劉備復仇心切,沒有經過認真訓練,特別是沒有經過水上作戰的訓練,可以說,其軍隊並沒有較高的作戰素養。

東吳的水師名震天下,赤壁之戰時就讓曹操吃了大虧,劉備沒有吸取經驗教訓,這為日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其次,在將領方面,出徵人員中並無核心謀士參謀,又無著名將領,可想而知。此時法正已死,諸葛亮留蜀,軍中幾乎無人能夠對劉備的戰爭部署提出意見,更不用說建設性的良計,自然形成了劉備「一言堂」的局面。

雖然黃權通達軍謀,但得不到信任,難展其能。黃忠、張飛先後逝去,趙雲留守江州,馬超、魏延北拒魏軍,竟然沒有一位著名將領隨征,劉備的用人大都是一些無名之輩,如吳班、馮習、張南等人。

人員組成的不合理自然為吳方所輕視、反長敵人的氣勢。而且在決戰蜀軍潰敗時,由於缺乏有經驗的能壓陣的大將,蜀軍的撤離也是雜亂無章,這又加速了敗亡。

二、自恃其力,不善知彼

蜀國的參戰兵力並沒有優勢,滿打滿算不超過五萬人,與吳國相當。況且陸遜作為守方,兵力容易集中;劉備長驅而進,沿途設防,兵力自然分散。

但劉備卻自恃其力,少有自知之明,認為以己之力足以復仇,加上武陵的土著首領沙摩柯受邀前來援助,更覺得勝利指日可待。

實際上,劉備可用於前線的兵力是非常有限的,對於雙方兵力的錯誤判斷是他犯下的又一錯誤。相反,陸遜在決戰前,則已把所督諸將各部大都集中到作戰前陣,相對兵力超過了劉備,具備了集中兵力打擊敵人的能力。

此外,劉備出兵,只是基於憤怒,沒有對魏蜀吳三方的基本形勢作出正確的分析。

他對魏吳的暫時媾和,從而使孫權可以將主要精力用於對付蜀軍的形勢估計不足,此其一。

其二,他沒有認識到魏帝曹丕忙於鞏固地位,特別是著力對付自己的弟弟曹植、曹彰等人,暫時不可能在秦川舉兵,從而導致自己不敢把在漢中的具有戰爭經驗的將領和富有戰鬥力的精銳部隊調動到荊州前線。

其三,最為重要的是,他沒有把吳軍統帥陸遜、孫桓等人放在眼裡,過於輕敵。當時,魯肅、呂蒙、甘寧先後死去,陸遜雖在打敗關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劉備眼裡,時年38歲的陸遜仍然是一個不諳軍旅的年輕人,構不成什麼威脅。

三、捨船就步,連營向前

公元222年2月,劉備親率主力深入吳國境內,在佔領了一些城池後,於猇亭建立了大本營。此時蜀軍位於上游,一旦乘船作戰,順水而下,易於成勢,是其有利條件。

戰爭開始時,陸遜最擔心的便是蜀軍水陸並進發起進攻。但劉備沒有有效地利用這一條件,而是「捨船就步」,跋涉並屯兵於高山峻嶺之地,在連綿數十里的山地上建立了幾十座軍營,其結果便是士卒極度疲敝,最終給敵人以可乘之機。

劉備並非完全不知「水陸並進」的好處,但他匆忙調集起來的軍隊絕大部分是步兵,水戰自然不行。況且,被復仇沖昏頭腦的他已沒有耐性去考慮籌建、訓練水師的事宜了。

劉備長驅深入數百里,連營數十座,聲勢雖大,但卻伏下了嚴重的隱患。陸遜既知劉備捨船就步,在山地紮營,便作出了判斷:「察其佈置,必無他變。」

的確,這樣佈兵是比較被動的,遇到危險時沒有辦法變化應敵。所以,陸遜便判斷吳國勝券在握,向孫權上書:「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就連遠在魏國曹丕知道了劉備的部署後,也認為:「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連曹丕這種對治軍用兵之要僅知一二的人都看到了這一點,而劉備卻如此佈兵,可見其戰術指揮糟糕至極。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當時江南正處於盛夏,氣候悶熱,而蜀軍的營寨都是由木柵所築,周圍又全是樹林、茅草,一旦起火,就會燒成一片。這為陸遜的火攻帶來了靈感。

決戰開始後,吳軍士兵各持茅草一把,在夜裡突襲蜀軍營寨,順著風向放火。

頓時間火勢猛烈,沿著蜀軍營地一路擴散,頓時蜀軍大亂。陸遜乘勢發起猛攻,迫使蜀軍西退。吳將朱然率軍五千首先突破蜀軍前鋒,猛插到蜀軍的後部,與韓當把蜀軍包圍在涿鄉(今湖北宜昌西),切斷了蜀軍的退路。

潘璋率軍猛攻蜀軍馮習部,大破之。諸葛瑾、駱統、周胤等人配合陸遜的主力在猇亭向蜀軍發起攻擊。吳軍進展順利,很快就攻破蜀軍營寨四十餘座,蜀軍將領張南、馮習及沙摩柯等人陣亡,杜路、劉寧等人投降。

劉備見全線崩潰,便逃往位於夷陵西北的馬鞍山,命蜀軍環山據險自衛。陸遜集中兵力,四面圍攻,又消滅蜀軍近萬人。至此,蜀軍幾乎全軍覆沒,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

四、師老不振,不虞後路

劉備本身的戰略設想是速戰速決,但陸遜在初期一直率軍後撤,避免接觸,這種以逸待勞的方針,使劉備始終無法具備通過大規模決戰來消滅東吳軍隊的條件。

劉備曾試圖誘致吳軍出戰,但所用之法過於簡單,接連被熟悉兵法的陸遜識破,雙方統帥在戰術方面的差距一覽無遺。例如劉備派遣張南率部分兵力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

《資治通鑒》記載:「(孫桓)求救於陸遜,遜曰:「未可。」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欲不救安東,安東自解。」

陸遜深知孫桓處境尚不危險,拒絕了援助夷道城的建議,避免了分散和過早地消耗兵力。

數月之後,劉備又採取行動誘導吳軍出戰。

《資治通鑒》記載:「漢主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吳將帥皆欲擊之,陸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漢主知其計不行,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劉備的誘敵策略不僅沒有達到效果,反而使蜀軍長時間沒有作戰,耐心幾乎被消磨殆盡,高溫又加劇了軍中的疲憊氛圍。

陸遜據此分析:「 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 疲意沮,計不復生」。

在士氣低迷的情況下,劉備熟視無睹,堅持作戰,失敗也就理所應當。

劉備在作戰後路方面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他沿江設營數十座。

其目的有二, 第一是讓軍需物資通過水路到達,保證後勤通暢;第二是防止敵人從兩翼包抄,避免被包圍的處境。

但他沒有考慮戰爭失敗的結果,因此也就沒有考慮戰略退卻和撤兵安全的問題。

所以,他立營雖多,但卻沒有選擇有利地勢建立幾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有效據點,而且由於盲目認為此戰必勝,不存在失敗的可能性,導致將士分散,一線排開的陣容不能形成強大的集團作戰單位。

在吳軍進攻時,各處蜀軍都處在單打獨鬥,缺乏配合的狀態,隨即兵敗如山倒。

總結

歷史不能重來,如果諸葛亮、魏延等人隨軍出征,蜀國能否改變慘敗的結果?無人可知。

但有意思的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的失敗方恰好都是發起者,也許冥冥之中注定了崇尚和平才是民心所向。

此戰過後,陸遜名震天下,劉備不久後的逝世,這標誌著三國歷史即將迎來新篇章。

參考書籍:

《三國誌》

《華陽國志》

《資治通鑒》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