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三國東吳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看一看。東吳作為三國之一的國家,東吳為什麼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東吳的實力有那麼差嗎?
東吳缺乏在進攻性戰爭中打硬仗的能力。公瑾文武兼備才能優秀,但是在攻堅的時候也難免四處迂迴,難道說是周公瑾才能不足嗎?很明顯是整個東吳的實力並不支持東吳去打硬仗。我覺得終孫氏一族,從未少過賢良之臣輔佐,孫堅起兵就有程普黃蓋韓當等大將輔佐,後孫堅戰死,孫策投靠袁術,又南下江東,經歷眾多變故,手下諸多將領仍在,後孫策遇刺,孫權未至弱冠便執掌大權,更有張昭周瑜等良臣輔佐,立足江東。
終孫權一世,每次危難之時總有人站出來,赤壁之戰曹操軍隊壓境,有周瑜站出來。夷陵之戰面對來勢洶洶的劉備,有陸遜出來擦屁股。後來孫權如此對陸遜,陸遜兒子陸抗仍對孫吳忠心耿耿。包括孫權後期諸多作死行為,孫權死後宗室之亂,都有忠臣出來平亂,延長孫吳國祚,不得不說,運氣真的不錯。魏軍從未涉足長江南岸,因此滅吳絕非想像的那樣輕鬆。
晉國政壇內部的鉤心鬥角形成了掣肘,支持滅吳的羊祜和杜預長期擔任荊州統帥,發動滅吳戰役必定以荊州軍團為主力,滅吳後杜預等人將會進一步鞏固地位,這是賈充荀顗等人所不願看到的。所以晉國內部一直都存在巨大的反對伐吳的聲音,並且對司馬炎的決策產生了重要影響,導致是否對吳開戰這一話題在晉廷爭論了十幾年,遲遲不能拍板。外部局勢不穩,也就是西北叛亂影響了司馬炎伐吳的態度,這一點其他人也回答了,這裡不再贅述。
三國時代,放在整個歷史的背景中去看的話,其特殊性在於,這是第一次出現「南方政權與中原分庭抗禮,長期對峙」的局面。前三次一統戰爭中,無論是嬴政、劉邦還是劉秀,他們把北方基本平定的時候,江南完全無力抵抗,被輕鬆推平乃至傳檄而定。然而,江南的開發在兩漢四百年裡循序漸進地進行,在這第四次「一統戰爭」時,量變產生了質變。曹操一統了北方之後,發現前三次的經驗在自己這裡不好用了,南方這兩個傢伙竟然可以長期抵抗。
第一次出現南北對峙局面,也意味著南方政權的實力仍然弱於北方,更沒有「守江必守淮」一類的經驗可供參考。219年的偷襲荊州,正是無先例可依的狀況下做出的錯誤戰略。制約東吳擴張能力的最大因素就是江東相對北方的發展程度。我認為,東吳進取的機會就是200年官渡之戰時與袁紹夾擊曹操。然而,孫策的驟然離世讓這一計劃成為了泡影,隨後幾年裡孫權必須整合江東內部危如累卵的局勢,而此時北方大勢已定。
孫劉都為擊退曹操出了力,按理說應該各得一分地盤,而孫吳是聯盟主導方,出兵多,多分一點順理成章。但實際上,孫吳只佔據不完整的南郡和江夏,劉備則佔據了荊南四郡。我覺得這可能是種臨時性安排,荊州地盤還需要進一步分配。周瑜死後,南郡易手,這又是一次交易。此後,孫權只擁有江夏和長沙分出的漢昌郡,如果這是最終分配,孫權是不可能接受的。因此這次協議應該還是臨時性的。
後來孫權派呂蒙取荊南三郡,很有可能這三郡就是前期協議中孫權要得到的地方,或者是孫權自認為需要分到的地方。經過一番博弈後,最終湘水之盟,雙方平分荊州。單從荊州的歸屬看,雙方尚可接受。但劉備當年抵制孫吳取益州,後來借南郡的地利得了益州,孫權很可能心理不平衡。加之雙方幾乎兵戎相見,這也埋下了白衣渡江的伏筆。總之,荊州問題是利益分配的問題,而不是孫權或劉備哪方不要臉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