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字公祺,東漢末年割據勢力之一,也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受通俗小說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曹操是一位奸詐狡猾的梟雄,而且在《三國演義》中,為了加重曹操反派角色的形象,還特地描寫了曹操派人半道截殺投降的荊州刺史劉琮及其母親蔡夫人的情節,而這也很符合後世很多人梟雄的印象。不過這只不過是小說情節而已,真實歷史中,曹操根本沒有殺掉劉琮,而且還被表為諫議大夫,參同軍事。
而且曹操善待投降諸侯的事情,並不止劉琮一位,早先的張繡,應該是和曹操有殺子之仇的諸侯了;在宛城之戰時,張繡受不了曹操睡自己叔母鄒夫人,便率軍偷襲曹營,不僅殺掉曹操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而且還殺掉曹操的心腹愛將典韋;但就算如此,後來張繡來降時,曹操依然以極其隆重的禮遇接待了張繡,不僅封張繡為揚武將軍,還讓兒子曹均娶了張繡的女兒。
後來張繡跟隨曹操出征,屢立戰功,後來一共得到2000戶食邑的封賞,當時曹操麾下諸多將領封邑都沒有達到1000戶,唯獨張繡特別多,可見曹操對張繡的厚待了。但張繡比起後來投降的張魯,就要差太遠了。張魯在漢末時期,割據漢中近三十年,但是在投降曹操後,曹操任命他為鎮南將軍,以客禮相待,並封為閬中侯,領食邑一萬戶。
除此之外,曹操還特地封張魯的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為列侯,替自己的兒子曹宇娶張魯女兒為妻。這等待遇,比張繡都要好太多。在整個曹操統治時期,麾下只出現過四位萬戶侯,除了張魯外,另外三位分別是曹植、西南賨人首領杜濩以及巴郡七姓夷王樸胡;封曹植是因為曹操太喜歡這個兒子了,封杜濩和樸胡是為了收西南少數民族人之心。
但張魯是投降曹操的,沒理由封這麼高啊?其實,曹操看重的並不是張魯獻上的寶庫,畢竟漢中雖富,但和統治整個中原地區的曹操來,還是差得太遠,曹操需要的是張魯的另一層身份——天師。沒錯,張魯就是道教天師道創始人張道陵的孫子,而且張魯雖然治理地方的能力很一般,但搞宗教卻是一把好手。
他作為天師道(當時又叫五斗米道,後來又叫正一道)的第三代天師,在割據漢中期間,大力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信眾頗多。曹操需要的就是他天師道第三代天師的身份,這就和後來將來武則天大力提拔佛教的道理相似,有宗教來輔助,百姓會順從得多,並且很多事都可以借用宗教的力量來完成。
而且後來張魯及大批漢中教民北遷到三輔之後,他們利用曹魏政權寬待張魯家族之機,或明或暗地向社會下層和上層傳播天師道(五斗米道、正一道);在整個魏晉時期,天師道(五斗米道、正一道)發展得極為迅速,在全真道出現之前,天師道一直都是道教的唯一正統;就算全真道出現後,天師道也是與全真道並列。
雖然張道陵是天師道的創始人、初代天師,但真正讓天師道發展壯大的人,還是他的孫子張魯;而張魯之所以投降曹操,曹操之所以如此善待張魯,其實也是各取所需而已,曹操想要張魯來籠絡百姓,穩定統治;而張魯之所以如此輕易投降,也是想依靠曹魏的力量來快速發展天師道,畢竟漢中太小了,遠不及統治北方的曹魏地盤大、人口多;而這,也是張魯為何不投降劉備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