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是一代賢相,後世評價很高。當時的皇帝宋太宗趙匡義自認,就氣量而言,不如呂蒙正。所以,同為北宋的歐陽修後來評價呂蒙正「以寬厚為宰相」。《宋史》也讚揚他是「質厚寬簡」,逐字解釋的就是質樸、敦厚、寬容、不苛求。
所謂寬厚,就是待人寬容厚道,這就是一個人雅量的體現,用在一個高官身上就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呂蒙正以寬厚為宰相是有許多事實依據的。有次,宋太宗問呂蒙正哪個官員適合出使遼國。呂蒙正推薦了一個人,皇帝不同意。第二天皇帝再問,呂蒙正還是推薦這個人,皇帝就再次否決。沒想到第三次問起,呂蒙正還是在呈上來的文書上寫著這個人的名字,太宗就氣得把文書扔在地上。
皇帝說呂蒙正太固執,而他回答說是皇帝不能體察諒解,還說他推薦的那個官員是可以用的,別的人都不如這個人,他不想阿諛獻媚來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那樣會耽誤國事。這句話指責皇帝的意味是很重的,所以當時朝廷的官員都嚇得一句話都不敢說。後來事實證明,呂蒙正推薦的人的確非常正確,所以太宗就感歎:「蒙正氣量,我不如。」
1994年有部電視劇名叫《東方小故事》,每集一個故事,講的都是我國歷史上古代或者近代的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名人。其中有一集名叫《蒙正氣度》,由此可見,呂蒙正以寬厚為宰相是一件歷史公認的事情。
在我國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寫到了孫權殺死大將呂蒙的整個過程:呂蒙在江陵大破關羽,原本準備殺掉關羽父子,但是孫權因為害怕殺掉關羽之後孫劉之間的聯盟會瓦解而給呂蒙下了不要殺關羽的命令。但是呂蒙可沒有想那麼多,他想到威震天下的關雲長現在就在自己的手裡,哪能這麼輕易就放過他,於是不顧孫權的命令殺死了關羽。孫權聽到之後大怒,於是便痛下殺手殺死了立下赫赫戰功的呂蒙。但是這並不是真正的歷史,歷史上的呂蒙是病死的,而不是被孫權殺死的。
說起這個事情還要從呂蒙白衣渡江開始。當時的關於水淹七君,俘虜了曹魏大將於禁,斬殺龐德,一時之間威名遠揚。呂蒙在這個時候向孫權上書道:關羽在攻打樊城時留下了很多的守兵,一定是怕我們偷襲他的後方。我可以假裝生病,然後分一部分士兵和我一起回都城建業。關羽知道後一定會把全部兵力集中來攻打襄陽。那時候,我們就可以從水路進軍,偷襲他的空虛所在,同時也可以奪得南郡,擒獲關羽。
於是孫權便依照呂蒙所說的行動,關羽果然中計,將所有兵力逐漸調往樊城。此時的關羽因為缺少兵糧,竟然強佔了東吳在湘關的糧食。孫權於是便派兵偷襲關羽,他任命呂蒙為大都督,把精銳埋伏在商船中,讓屬下都身穿白衣偽裝成商人向江陵進軍。在江防的蜀君中計,被全部俘虜。就這樣呂蒙率軍取得了長期被蜀君佔領的荊州。而關羽則因為前後退路都被切斷而走投無路,最終被潘璋部下的司馬馬忠擒獲,和他的兒子一起被斬首。
取得大勝的呂蒙被孫權封為南郡太守,還賞賜了他非常多的黃金和玉器。呂蒙卻堅稱不受。沒想到在中國時候,呂蒙的舊疾突然復發,雖然孫權盡心找來大夫替他診治但是勝呂蒙最終還是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歲。
所以說,孫權根本就不可能殺呂蒙,這只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的對歷史的曲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