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在諸葛丞相臨死前,他把自己的繼任者定為蔣琬、費禕、董允,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蔣琬死後,劉禪就把費禕給提拔了上來,自此費禕也就逐漸總覽軍政,守尚書令,官至大將軍,成為蜀國實際上的丞相。
此時的費禕,位高權重,在蜀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然而如此一位蜀國的重臣,卻在十年之後,在歲首大會的宴會之時,因沉醉突然遭人刺殺,死於非命。
費禕到底為何會遭此橫禍呢?
01孫權的器重
從領導看人的角度來說道一下,最看重費禕的皇帝或者老大居然不是蜀國的劉備和劉禪,而是吳國大帝孫權。
諸葛亮恢復蜀吳聯盟之後,當時兩個國家雖然不再相互打仗,可以鉤心鬥角始終沒有停止,互相算計以爭臉面的事情還是發生不少。
有次派費禕出使吳國,孫權就出了個鬼主意,命令大家在費禕來了以後裝作沒有看見,不要搭理他。費禕來到孫權所在的宮殿以後,發現只有孫權一個人拱手作揖表示歡迎,大殿裡其他大臣都在埋頭吃飯,把他的到來當成空氣,完全無視。
費禕是個聰明人,腦筋一轉,馬上吟詩一首:
鳳皇來翔,騏驎吐哺。驢騾無知,伏食如故。這首詩一方面自高身價,一方面對孫權進行恭維,一方面則影射形容了不禮貌的眾人是驢騾,一下子把所有在場吳臣都裝進去了,狠狠嘲弄。
吳國君臣本來想聯合起來惡搞一下費禕,結果被費禕一個人給搞了。
幸虧諸葛恪表現機智,臨時賦詩一首,說來的不是什麼鳳凰而是不知哪兒來的燕雀,反唇相譏,總算救場成功,全了臉面。
自此後,孫權便更看得起費禕了。到了費禕後來回國被委以重任,將無法再次出使的臨別之際。
孫權戀戀不捨,居然贈出了自己的寶刀,寶劍贈英雄,而且送的還是別國的使臣,這種超規格的非常大的情義,足以說明孫權對費禕的讚賞,也充分說明了費禕人格的魅力。
02蜀國的棟樑
費禕本人很有正才,蜀國當時人口不多,費禕作為大管家,就異常愛惜民力。246年,剛接替蔣琬執掌蜀國,他顧不上被人攻訐法度不嚴會讓國家出現不安定的因素,上書劉禪要求大赦,是年秋便發了大赦天下的詔書。
大司農孟光"所為大赦,乃偏枯之物,不是明世所宜設有。除非衰弊窮極,必不得已,然後才可權量而行赦。如今主上仁賢,百僚稱職,有何旦夕之危,倒懸之急,而要數施非常之恩,以讓奸宄之惡受惠呢?又鷹隼(兇猛之禽)始其毀正之擊,而朝中更原宥有罪之人,上犯天時,下違人理。老夫駑朽無用,不達治體,但卻認為謂此法難以經久,豈是萬民具瞻,所望於明德之政呢!"
可能有人疑心費禕沽名釣譽,但是費禕還真不是這樣的人。這其實是費禕當國之策的一個明確信號,那就是休養生息,以求穩定發展。
熱血青年姜維想效仿老丞相諸葛亮大規模北伐,費禕不便於直接潑冷水,那麼利用自己大將軍的權限進行干預,每次只給姜維不超過萬人的軍隊。
其實費禕這樣的做法,是延續了蔣琬時代休養生息的政策,是有別於諸葛亮的,蜀國窮困成這樣,國家徹底經不起折騰。
可是費禕不止於此,他心心唸唸,當時吳蜀聯盟,無間道也就在魏蜀,魏吳之間開展。
03赤心以待
怎麼才能引誘敵方陣營的將領過來投靠呢,那麼就是禮遇,優待。
房子車子美女,然後政治待遇,高官厚祿,這些之外,還給予特殊的榮寵,讓你跟蜀國的親貴大臣們經常一起出入,參加各種宴席。
總之,就是讓大家看到,來我們蜀國這邊,肯定比在魏國那邊好。
因此,費禕就在舉辦宴會的時候,往往會把那幫降將降人帶過來一起參加,而且不設防備,以示優容信任。
為此,有不少人出於對費禕的愛護,就不斷提醒他潛在的危險,張嶷就曾經寫信給費禕讓他注意:
"昔日岑彭率師,來歙杖節,然皆見害於刺客,如今明將軍位尊權重,應宜鑒知前事,稍為警惕。"
畢竟是新投靠的降將降人,本來就不爽,萬一出一兩個居心叵測的人,事可就大了。
費禕卻不以為然,當然,我們可以這樣看,這是一種政治家的氣度,甚至是置生死於度外的超然。
不過這也是拿自己的安全不當回事,示範給天下人看。
魏國的諸位賢達們,來我們大漢吧,我們會對你們進行重用,而且重用之後,不會有任何成見,降將和其他蜀臣沒有分別,一視同仁。
在249年,魏國高平陵事件發生以後,權臣司馬氏和曹魏宗室之間已經分裂,但是司馬氏雖然佔上風,並沒有完全控制朝政,國內明裡暗裡擁護曹魏的實力派都還在觀望,各懷鬼胎,在這時候樹起一面優待降將降人的大旗,也確實是有一定宣傳價值。
大家看看,夏侯霸來到蜀漢以後,封為車騎將軍,其餘的降將們我們也決不讓他們當二等公民,那麼跟著壓迫你們企圖顛覆你們皇帝的逆臣賊子司馬氏,有什麼意思。都來吧,都來!
看看費禕的為人,他為人明理重義,溫文爾雅,謙虛下士,乃是諸葛亮一流的正人君子,連口角之爭都很少,更不會有殺身之禍。
這麼一看,怎麼會出問題呢。
問題其實不是出在費禕個人身上,出在了他的位置上。
歷史上記載,郭修一向有功績德行,其實就是說這個人忠孝。考慮到東漢時節那種作秀來博名聲的情況,郭修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在乎虛名的,這個人被姜維俘虜以後就想著幹一票大了,以青史留名。
郭首選目標就是蜀漢皇帝劉禪,不過這個難度過大,他策劃了好幾次就沒得手,便退而求其次,目標鎖定在費禕身上。
有一次費禕舉辦宴請,郭修正好也在,而且費禕喝大發了,有點恍惚。
郭修便暴起把費禕刺殺掉,而後當然自己也丟了腦袋。
費禕與降將同飲時被殺,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屬於一場玩砸了的政治秀,但是這也充分證明了費禕公而忘私的忠貞之士。
他沒有辜負諸葛丞相的一番信任,是一個至誠君子!
他死於非命,當然是他自身的疏忽,不該過於相信新歸附的降將,但是這場意外的發生是因為費禕對於蜀國的忠誠,對蜀國全心全意,他是一個為國家而不避厲害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