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瞭解費禕和蜀漢嗎?三國網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放眼三國時期,當人們津津樂道於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時,卻多數忘了中間還有費禕的存在。在諸葛亮去世之後,費禕接替重任輔佐蜀漢。還別說,在費禕的治理下,蜀漢百廢俱興,百姓安居樂業,後來更是有人說:"費禕不死,蜀漢不滅"。
那麼,費禕的到底有什麼本事,又有多厲害?他的生死,又是怎麼和蜀漢的興亡扯上關係了呢?
一、費禕的仕途
費禕,字文偉,和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為蜀漢四相。那時候,諸葛亮也非常器重他。
有一次諸葛亮南征回來,滿朝文武百官都駕著馬車到十里外去迎接,這些文武百官不管是官位還是資歷都比費禕高,偏偏諸葛亮就是上了費禕的馬車,讓一眾大臣都十分的驚愕,也可以借此看出諸葛亮對費禕的重視程度。
在諸葛亮去世後,費禕也脫穎而出,在開始時接替了諸葛亮的職位——軍師,之後又擔任尚書令,最後到大將軍,可以說前途一切都很順風順水。
那麼,仕途如此順暢的費禕,為何為何蜀漢的命運扯到了一塊呢?接下來,先讓我們看看費禕的能力究竟如何。
二、費禕的四大能力
首先,費禕是一個傑出的外交官。
在早年,費禕作為使者出使東吳。當時孫權想要難為他,出了很多的難題給他,但費禕都從容不迫地解答了所有問題,讓孫權好生佩服。
之後,孫權設宴款待費禕,又命令大臣們不對費禕行禮,以此來「挑逗」他於是,。當費禕登上宴席的時候,孫權上前迎接,群臣卻還是坐著吃吃喝喝,無動於衷。費禕見此,就說道:"有鳳凰飛來了,麒麟懂得吐哺停食,奈何驢騾無知,只是伏食如故。"
費禕說的這句話不僅說自己是鳳凰,還誇獎了孫權是麒麟,而把群臣貶得一無是處,但是孫權看費禕居然十分巧妙的就化解了自己出的難題,不由得稱讚費禕,還說費禕將來肯定是蜀國的重臣。
其次,費禕善於處理人際關係。
在隨著諸葛亮北伐期間,楊儀和魏延經常意見不合,動不動就要拔刀相向。
楊儀作為文臣,管理著政事和後勤的供給;魏延作為一名大將,負責帶兵打仗。因為那個時候兩人都深得諸葛亮的重用,所以在每次鬧矛盾時,其他人都不知道該幫哪一邊。
費禕卻經常把他們兩個叫到一起喝酒,協調他們之間的問題,希望他們可以彼此之間放下成見,一起為蜀漢的前途努力,不要因為一些小事就互相之間把關係鬧得那麼僵。而針鋒相對的兩人,居然能給費禕足夠的面子,可見費禕不僅得到了他們的認可,也顯現出尚於交際的能力。
第三,費禕善於處理政事。
在費禕接任蔣琬擔任尚書令的職務的時候,他把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要知道,尚書令這個職務是要處理全國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可以讓人忙的焦頭爛額,但對於費禕來說,他往往在看過上奏的奏折之後,就可以給出很好的處理方法,辦事的效率是蔣琬的好幾倍。
後來董允接任尚書令的時候,依舊是被全國大大小小上報的奏折給難住了。於是,董允愈發意識到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足,不禁感歎自己和費禕的差距相差甚遠。
第四,費禕還很擅長作戰。
公元244年,正巧魏國大將曹爽帶領大軍要進攻漢中,於是費禕讓人守住都城,然後自己親自帶領大軍前去支援。而守城的蜀軍因為有了援軍的支援,頓時士氣大漲,成功把魏軍擊退,保住了蜀國的國土。這場交鋒中,費禕果斷的支援和精巧的排兵佈陣都十分關鍵。
不管是從外交、政治、軍事上來說,費禕的能力還是十分不錯的。可見,他是一個全才。不過,三國時代並不缺乏人才,那麼費禕的生死又是怎麼和蜀國的興亡扯上關係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三、"費禕不死,蜀漢不滅"
費禕在諸葛亮去世之後,擔任了蜀國的大將軍,可以說是位高權重。那時,費禕沒有繼續北伐,而是選擇回到蜀漢開始休養生息。畢竟,諸葛亮連年的北伐雖讓蜀國的勢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是蜀漢國內早已百廢待興,所以費禕打算先治理好國內的政治問題。
但姜維不答應呀,他就想著要傾全國之力,和諸葛亮一樣繼續北伐,把魏國給滅掉,完成復興漢室的大業。面對像極了「刺兒頭」的姜維,費禕便撥給了他幾萬的兵馬,明面上是應允,實則是對姜維銳氣的打壓。就這樣,姜維的想法就被費禕給遏制了。
而後,在費禕的治理之下,蜀國逐漸要衰退的局勢也停止了下來,而且還漸漸的出現了復興的勢頭。可以說,如果再給費禕十幾年,說不定蜀國的崛起也只是時間問題。可偏偏,歷史給蜀國開了個很大的玩笑。
公元253年,蜀國舉行歲首之宴,大家都喝得很盡興,更有好幾位大臣都喝多了躺在地上。在宴席上,有一個叫郭修的魏國降將卻居心不軌,趁著這個機會在宴席上刺殺掉費禕。等到費禕掙扎大叫的時候,那些喝多了的大臣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費禕的胸口處居然被插著一把短劍。於是,反應過來的眾臣連忙呼叫護衛進來抓了刺客,可惜費禕已經倒在了血泊中。
事後,有人說這個刺客是要刺殺劉禪的,而劉禪當時卻不在宴席之上,所以就改為刺殺蜀漢的功臣費禕。但不管怎麼說,費禕的死對於蜀國來說還是影響重大。
費禕一死,就沒有人可以壓制得住姜維了,得勢的姜維意氣風發,準備大展宏圖。然而,姜維畢竟沒有諸葛亮和費禕的戰略眼光,蜀漢最終還是輸在了國力上。公元263年,面對洶湧而來的晉軍,劉禪開城投降,蜀國也就徹底的滅亡了。所以,這才有了後來的"費禕不死,蜀漢不滅"這句話。
但如果說,費禕沒有被刺殺身亡的話,蜀國國力的上升絕對勢在必行,姜維也不會有機會帶領士兵去北伐而虧空國力。或許,再給費禕一點時間,三國的歷史走向就完全不一樣了。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