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討董的旗號,袁紹被推舉為盟主。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當時董卓派出胡軫與呂布攻打孫堅,然而胡軫與呂布兩人心存芥蒂,因此仗還沒打,士兵們就渙散逃離,孫堅見此情形,當即出擊,胡軫與呂布就此大敗而歸。當時董卓見孫堅勢不可擋,只能派出部將李傕向孫堅求和,但孫權並不理會,而是率軍攻打距離洛陽城不遠的大谷,董卓不得已出兵阻擊,卻被孫堅擊敗,在此之後,孫堅再次打敗呂布,就此進軍函谷關。與此同時,關東各路豪傑也一同起兵聲討董卓,似乎是因為關東各路諸侯對他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因此,董卓不得已打算帶著漢獻帝劉協遷都長安。那董卓遷都長安,是不是真的因為關東聯軍的威脅呢?
有人認為,董卓遷都長安,自然是因為關東聯軍帶來的威脅。畢竟在《後漢書·董卓列傳》中,就有提及,稱董卓聽聞東方的各路諸侯起兵討伐他,於是他十分擔心,還為此毒殺掉弘農王,並打算遷都長安,而在《資治通鑒》中也有提及,稱山東起義大軍眾多,董卓打算以此為由,遷都避禍,當時朝堂上的諸位臣子都不願遷都,卻也不敢出言反對。可見董卓遷都長安的主要原因就是關東聯軍的威脅。
但實際上,董卓在入洛陽時雖然只帶了三千士兵,但他巧妙的利用了何進的部下吳匡對何進弟弟何苗的怨恨,就此讓何苗被誅殺,如此一來,董卓就收編了何進與何苗的部隊。與此同時,董卓還收買了呂布,讓呂布殺掉丁原,就此接管了全部京城防衛部隊。可以說,以董卓當時的實力,他大可據守洛陽,抵禦各路聯軍,而不必遷都長安,畢竟董卓一旦在遷都的路上遇到了聯軍,只怕他手中的兵力難以抵擋,反倒是在洛陽城中,董卓還能依仗著城池堅守。
其實董卓之所以會選擇遷都,只與他的策略有關。當時董卓對於關東採取的基本策略就是掠奪,他能打則打,能搶則強,在對洛陽進行了數輪的洗劫後,他自然不會為了幾乎殘破的洛陽進行堅守,正因如此,當孫堅準備攻打洛陽,關東各路聯軍有起兵的苗頭時,董卓才會立即放棄了洛陽,而打算遷都到長安。
筆者認為,對於董卓來說,他所要的並非城池,而是財富,因此他才會根據他自己的掠奪策略,果斷地放棄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