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主力青州兵最後去了哪裡,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因為「青州兵」只忠誠一個人,就是曹操,相應的,曹操治軍也好,治國也好,一向很嚴謹,唯有對青州兵十分寬容《三國誌.於禁傳》。為何青州兵和曹操如此「惺惺相惜」?原來青州兵出自攻入兗州的青州黃巾軍,黃巾軍篤信的教義和曹操在任濟南相的做法一致,所以上百萬口的黃巾男女投降了曹操。後來漢中張魯也一意降曹,可見,曹操是很受當時道家各大流派的歡迎的。
對曹操來說,黃巾軍是他事業上的「第一桶金」,自然受到曹操的特別優待。除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曹操從黃巾軍裡選擇了三十萬精壯者,號為「青州軍」。要知道,曹操起兵之初,讓夏侯惇,樂進等人到處募兵,也才得幾千新兵。丹陽太守還曾援助曹操四千丹陽兵,半路還嘩變,曹操營帳被燒,最後剩下幾百人。《三國誌》注引《魏書》記載,曹操入兗州平定黃巾軍,帶千餘步騎兵,剛一接戰,就損失了數百人。現在,曹操平定了兗州,驟然收取三十萬青州黃巾軍,有所損失,還可以從百萬人口補充。你說曹操能不對青州兵寬容嗎?他也怕青州兵嘩變呀,但是好在青州兵誰都不服,只對曹操忠誠。所以,青州兵軍紀散亂,只有於禁一個人敢管。
青州兵在曹操的帶領下,確實很驍勇善戰,一度把袁術趕入九江,攻打陶謙,和呂布對峙等等,一直到官渡之戰,青州軍都是絕對的主力。但是,後來這些青州兵是如何衰弱的?第一,在曹操官渡之戰前的轉戰中,已經犧牲不少青州兵,所以官渡之戰時,曹操大營「兵不滿萬,傷者十之十之二三」。第二,曹操最危急時的194年,根據地遭遇大饑荒,谷一斛升至五十萬錢,人相食。曹操哪裡能養活那麼多人?於是曹操裁減一些部署,其中可能包含很多青州兵。第三,曹操不但鬧饑荒,還把根據地給丟了,只剩三縣。導致曹操一度想去鄴城投靠袁紹,這時青州兵也不如前了。第四,曹操後來依靠屯田制,解決了軍糧問題。而屯田制的主力就是農民出身,帶著農具,新加入的黃巾軍。所以,應該有相當大一部分青州兵也轉成了農戶。
曹操度過了最危急的194年後,事業又開始起色,最後還打贏了官渡之戰,平定了河北。所以,隨著曹操勢力地盤的擴大,青州軍經過整合不再是曹軍的主力,而是其中一部了。比如曹魏軍最精銳的騎兵,應該大多是來自河北的突騎。又根據《三國誌》注引《魏略》,曹操一去世,藏霸所帶領的青州兵認為曹操一死,天下要大亂,都要鳴鼓而去。當時主持曹操喪事的賈達認為應該安撫他們,於是給他們糧食,將他們遣散了。這是「青州兵」最後的記載,也是最後的歸宿。賈達的處理是十分妥當的,成全了曹操和青州兵的善始善終。因此,曹丕一繼位,就重用賈達,先是擔任鄴城令,後升為魏郡太守。所以,青州兵從最初曹操主力到逐漸衰弱,比重已經大不如前,這有時代發展被淘汰的因素。還因為青州兵的固有的特質,只認曹操一人,連曹丕都不鳥,迅速退出歷史舞台。從此曹魏的青徐部隊,就算還有這些人的後代,但是當年黃巾出身的「青州兵」色彩已經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