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謹慎的曹操,為何會放走劉備?原來,在曹操眼中的敵人和朋友是這麼劃分的。下面三國網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朋友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在曹操眼中,別人都是他實現夢想的階梯。也就是說,是敵是友完全從自身的利益出發。他會對你熱情款待,但是僅限於對自己有用時。一旦對自己沒有用處甚至對自己不利時,曹操就會毫不猶豫地與之一刀兩斷。
曹操同劉備是同齡人,在三國時期,一個被稱為「英雄」,一個被稱為「奸雄」。曹操有統一天下的大志向,劉備也要匡扶漢室。二人既爭人才也爭天下,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較量。在曹操看來,劉備政治才能突出,又有遠大的政治抱負,確實是個大英雄,有廣泛的號召力,所以有一段時間,曹操曾留他在軍中。曹操考慮到留著他對自己招攬人才頗有吸引力,所以才沒有殺他。
曹操東征徐州時,劉備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前往救援,被陶謙表舉為豫州刺史。陶謙死後,劉備不費吹灰之力接替陶謙成了徐州牧。
佔據淮南的袁術也想擴展地盤,對劉備輕易獲得徐州非常不滿,曾多次對他發動進攻。曹操為了穩定自己的根據地兗州東部邊境的局勢,同時也為了利用劉備來牽制袁術和呂布,對劉備採取了拉攏的策略。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表薦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並趁機對劉備集團進行分化瓦解,將其逐步融入到自己的軍隊中。漢獻帝劉協到許都後,曹操特地寫了《表麋竺領嬴郡》一文:泰山郡界廣遠,舊多輕悍。權時之宜,可分五縣為嬴郡,揀選清廉以為守將。偏將軍麋竺,素履忠貞,文武昭烈,請以竺領嬴郡太守,撫慰吏民。
麋竺字子仲,東海人,祖上經商,有雇工上萬人,資產頗為豐厚。原為陶謙別駕從事,後奉陶謙遺命迎劉備為州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劉備被呂布打敗,家眷被俘。此時,麋竺不僅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大力支持劉備,使之得以重振人馬,而且還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曹操表薦麋竺為嬴郡太守。嬴郡,郡治嬴縣,包括從泰山郡劃出的嬴、武陽、南城、中牟和平陽五縣。麋竺卻沒有接受曹操的表薦,仍然跟著劉備。曹操還同時舉薦了麋竺的弟弟麋芳,讓他去做彭城相,麋芳也沒有到任,可見劉備深得人心。
袁術雖曾多次派兵攻打劉備,但一直都沒有什麼效果。後來勾結已投奔劉備的呂布,由呂布出兵打敗了劉備。劉備失去了安身之地,不得已率部投靠了曹操。
曹操對劉備加以厚待,不僅表薦他為豫州牧,還給他補充兵員,調撥軍糧,讓他仍然駐屯小沛,對付呂布,二人暫時結成了互為同盟的利益集團。但這種暫時的結盟是非常不牢固的,劉備志向遠大,隨時都會離開曹操而獨立發展。曹操當然知道這一點,而且他還明白,一旦劉備日後成勢,必定是自己的大威脅。但是曹操考慮到自己正處於發展壯大的階段,對劉備這樣有影響的人物,只有加以厚待,才會使天下人才聚集,不至於堵了言路。所以,儘管有謀士參謀建議殺劉備,他卻沒有下手。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術想從下邳北上青州,曹操準備派兵阻截。劉備乘機請求承擔這一任務,伺機逃離曹操的控制。曹操便派朱靈等人同他一起帶兵東進。
劉備離開許都以後,程昱、荀彧等人得知消息,趕緊跑來勸阻曹操。程昱說:「您以前不肯殺掉劉備,考慮得確實要比我們深遠。但今天把兵權交給劉備,他肯定會產生異心!千萬不要把劉備放走!現在放走了劉備,以後必定會懊悔!」
董昭也跑來勸曹操,說:「劉備志向遠大,加上有關羽、張飛做他的幫手,將來必定會謀取天下。」
曹操聽了眾位謀士參謀的意見,有些懊悔,但一來已有令在先,不便更改,二來劉備已經走遠,追也追不上了,只好作罷。
劉備到達下邳後,袁術逃回壽春,不久病死。於是,曹操趁機命劉備率軍回許都。劉備早就想脫離曹操的控制,讓朱靈等人先行返回,以減少下邳的曹軍力量,然後發動突然襲擊,殺死徐州刺史車胄,公開背叛了曹操。
劉備扛起討伐曹操逆賊的大旗,公開對抗曹操。他的這一行動引起了連鎖反應,使得很多歸附曹操的人趁機脫離了曹操。由於曹操尚無恩澤加於百姓,不少郡縣紛紛脫離曹操,歸附劉備,使劉備的軍隊增加到幾萬人。劉備派孫乾前往冀州,與袁紹聯合,共同對付曹操。
這樣,劉備和曹操就立刻由原來的依附關係,轉化為不共戴天的敵人。
曹操在特定時期、特定情勢下對劉備採取的不同態度,充分說明了在政治博弈中沒有永恆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劉備來投曹操時,曹操聽從郭嘉的意見,沒有殺劉備,使他保持甚至進一步樹立了自己愛惜人才、廣納英雄的形象。他甚至表薦劉備為豫州牧,讓劉備出守小沛,也有效地利用了劉備的力量來對付呂布,在包圍下邳、擒殺呂布的戰鬥中還直接讓劉備消耗兵力,客觀上遏制了劉備勢力的發展。擒殺呂布後將劉備帶回許都,更是為了控制劉備而走出的一著好棋。
曹操即便一時不慎放走了劉備,他也能很快從失誤中清醒過來,並立即採取行動。利用袁紹善謀難斷、舉棋不定的性格和劉備錯誤估計形勢、放鬆戒備的時機,果斷出擊,擊敗了劉備。不僅使自己化險為夷,還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徐州的統治。暫時消除了劉備這個潛在的強敵,避免了以後和袁紹決戰時可能出現的雙線作戰的局面,為官渡之戰的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此可見,結盟與否都是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這種以利益為紐帶的同盟關係是非常不穩固的。在上述事例中,體現在利益和盟友的比較上,誰重,就趨向誰。曹操一生這種分分合合經歷得可謂不少,在同呂布、袁紹、袁術、張繡、張邈的交往過程中,也都大多經歷了由分而合,由敵而友的過程。但無論怎樣變化,一切都是圍繞著自身的利益在轉,這也是曹操不斷發展的關鍵所在——我可以放過任何人,但不能損失一點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