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不認為孫策是英雄的原因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青梅煮酒論英雄時,曹操不認為孫策是英雄的原因是什麼?

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三國演義》中「青梅煮酒論英雄」是非常有名的一個片段。當劉備羅列了許多當時有實力的軍閥,曹操卻認為他們都不是英雄。

別人也就算了,孫策在幾年之間,平定江東,為東吳的建國打下基礎,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他會與曹操劉備一起「三分天下」。為什麼他也不是英雄?

原因很簡單。因為曹操面前只有劉備。

青梅煮酒論英雄,並不是像頭條作者一樣,置身事外,點評古人;也不是像諸葛亮的《隆中對》一樣,客觀分析天下局勢。

煮酒論英雄時,是劉備戰敗,棲身於漢獻帝劉協駕前,以求喘息之機。而漢獻帝劉協久受曹操挾制,早就想培植自己的勢力了。好容易來了一個「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皇叔」,馬上視為珍寶,恨不得劉備明天就能幹翻曹操,替自己奪回權力。

好吧,這時候的劉備,由於實力太弱,極力低調,以免「槍打出頭鳥」。而漢獻帝劉協把他視為救命稻草,不允許他低調。這是一對矛盾。

另一方面,長遠而言,劉備也需要「皇叔」這個身份,作為自己將來招兵買馬的政治基礎——後來蜀漢建國,就是由於曹魏篡漢,借助「獻帝被害身死」的傳言,打著「報仇」、「復國」的旗號。所以,劉備又不能拒絕漢獻帝劉協對他的重視。

而越受漢獻帝劉協的重視,擁有越高的聲望,就越容易受到實際當權者的敵意。何況劉備本來也有仁義之名,並不僅僅是靠「皇叔」的身份。所以曹操非常忌憚劉備。

曹操這裡也是兩難。他想大權在握,想將來取代漢朝建立自己的天下,當然需要積聚人才。劉備就是一個人才——不,是一個人才集團,因為關羽張飛和劉備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

曹操很想把劉關張收為己用。但又怕他們「不是池中之物」,將來會背叛自己,另立山頭,成為自己的敵人。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劉備天天種菜澆園,韜光養晦,唯恐被曹操注意到;曹操非常注意劉備,特別想試探他到底有沒有「胸懷大志」,是要自立為王、做一方領袖,還是願意為人臣下。

所以,曹操才會說出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名言,把劉備與自己並提,非要做個比較,不容劉備迴避。

為了強調這種比較,曹操把天下所有的軍閥都貶低了。否則一舉好幾個英雄,怎麼能試探出劉備是否「胸懷大志」?

劉備明明「胸懷大志」,但是不敢承認。不過這樣的情況之下,用什麼語言都很難掩飾,很難消除曹操的懷疑。於是劉備搞了個行為藝術,假裝被雷聲嚇得掉了筷子,告訴曹操「我其實很膽小,不足以成為您的對手」,來保全自己。

這是兩個高手之間的試探與遮掩,不是文人或歷史學家的清談。重要的是試探本身,而不是用來試探的語言和觀點。

孫策是不是英雄?無所謂。劉備是不是英雄才是關鍵。此時此地,曹操眼裡,只有此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