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的孫策,孫權為什麼不給他帝王的尊號呢?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孫吳政權的奠基者之一的孫策,孫權為什麼不給他帝王的尊號呢?

對孫策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如果把創建東吳政權比作建造一棟大廈,那麼孫氏父子在工程中的分工應該是孫堅劃定地皮,孫策開挖地基,孫權添磚加瓦完成主體,然後又幹了些裝修裝潢的活。這其中孫策所起的作用相當重要,沒有他,孫堅的這塊地皮很可能淪為別人的產業,同樣沒有他,孫權也很難將大廈蓋得那麼高、那麼堅固。孫策對東吳政權的建立居功至偉,他開創的「江東六郡」成為東吳政權最為穩固的核心根據地,也是日後三分天下最為堅實的基礎。因此史家評價說「策為首事之君,有吳開國之主」,給他的定位就是東吳的開國之君。

然而孫策卻沒能享受君主的待遇,孫權稱帝后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而僅追諡孫策「長沙桓王」,孫策的兒子孫紹也僅僅獲得一個侯爵的封號。反觀另一個三國牛人司馬師,也是把基業傳給了弟弟,死後被侄子晉武帝尊封為「景皇帝」。那麼,孫權為什麼不給孫策帝王的尊號呢?

一、孫權雖然有私心,但考慮更多是為國家的穩定

《三國誌》作者陳壽在孫策的傳記後評論時替孫策鳴不平:「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而權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義儉矣。」他認為按照孫策對孫吳政權的功績,應該追尊為帝,但他卻沒有享受到應有的待遇,孫權對他未免顯得薄情寡義,實在有些不太厚道。站在人情的角度來看,陳壽的評價似乎有些道理。孫權拿了哥哥全部的資產當本錢,賺了大錢後給哥哥一家的分紅卻少得可憐,多少有點顯得自私自利、見利忘義,也確實有忘本的嫌疑,這其中有可能是孫權的私心在作祟,不排除他想借此淡化孫策的影響,從而突出自己的權威地位。

但站在治國理政的角度來看,陳壽的評價又有失偏頗。一個國家能否保持長期穩定,能否興旺發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皇權是否能夠平穩傳承。而在皇權繼承問題上一旦出現分歧,輕則造成皇室之間的內訌,產生流血衝突,重則引起派系之間的戰爭,造成國家分裂局勢動盪。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出現,自周朝以來,採用嫡長繼承的宗法制度,用正名定本的方式,明確皇位傳承世系。尊孫策為王還是為帝,直接關係到東吳皇位傳承穩定問題。如果尊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兒子孫紹也就有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東吳皇族權力分配也就變得紛繁複雜,很容易留下內訌的隱患。孫權不尊孫策為帝,也是為了不給這種隱患以生根萌芽的土壤,確保國家不在皇位傳承的問題上栽跟頭,這一做法雖然不合情理,卻合乎制度,更符合國家長治久安的利益。

東晉史學家孫盛曾極力為孫權辯白,他認為「孫氏兄弟皆明略絕群」,無論孫策放棄兒子孫紹而將基業交給孫權,還是孫權未對孫策進行尊崇,都是為了顧全大局而採取的明智決斷。孫策如果傳位給孫紹,難免出現強敵環伺而嗣子闇弱、一世基業付之東流的情況;孫權追封孫策為王,封孫紹為侯,可以「正名定本,使貴賤殊邈,然後國無陵肆之責,後嗣罔猜忌之嫌,群情絕異端之論,不逞杜覬覦之心;於情雖違,於事雖儉,至於括囊遠圖,永保維城,可謂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者也。」

二、歷史上爭權奪利的慘劇成為孫權的前車之鑒

為了使自己的觀點更有說服力,孫盛列舉了春秋時期魯隱公和宋宣公兩個例子做為論據。這兩個君主都是沒能理性地處理好名位問題而導致身死國亂,可以說是孫權的前車之鑒。第一個例子發生在春秋時期,魯惠公死前打算傳位給太子允,但太子允年幼,就由允的兄長公子息代為執政,史稱魯隱公。太子允成年後,魯隱公準備將執政權還給他,但權臣公子揮暗地裡極力勸說魯隱公殺掉太子允,遭到魯隱公嚴詞拒絕。公子揮轉而投奔太子允,攛掇他一起謀殺掉魯隱公。

另一個故事也是在春秋時期,主人公是宋國的宋宣公。宋宣公身染重病,自知不久於人世,考慮繼承人的問題。他放棄了自己的兒子與夷,將君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感念兄長的恩德,在快死的時候決定將君位再還給與夷,而將自己的兒子公子馮放逐到鄭國。與夷繼位成為宋殤公,他十分忌憚公子馮的存在,因此在位十年中,連續發動十一次對鄭國的戰爭,想以此除掉公子馮。連年戰爭導致國內怨聲四起,宋殤公被大臣華督弒殺,將公子馮迎接回國繼位,但宋國從此陷入連續幾十年的混亂之中。

魯隱公和宋宣公身處君位,在處理國家最高權力這樣的大事上,只考慮個人的名聲,而不顧及有可能給國家安危帶來的影響,既是他們自己的悲劇,也是整個國家的悲劇。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這些血淋淋的事實也不能不讓孫權有所觸動,如何避免重蹈魯隱公、宋宣公覆轍,自然也是他需要解決的問題。孫權素以聰明仁智聞名,在孫策名位的制定上肯定吸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在這一點上,他做的確實要比魯隱公、宋桓公好的多。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