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三國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孫權和兒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起來這三國時候的歷史,許多人對於這件事情僅僅是停留在了對於《三國演義》的淺顯的理解上面,而這種基於小說的理解,顯然使得一些人對於真正的三國歷史知之甚少。那麼今天我們就以《三國誌》為範本,詳細的瞭解一下三國當中吳國真正發生過的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孫權之後,東吳帝位的爭奪。在這次爭奪當中,孫權廢孫和殺孫霸,孫亮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成功地登上了東吳的帝位。
首先先來看一看這孫和以及孫霸是何許人也。
孫和字子孝。他是大帝孫權的三兒子,可以說是孫權最寵愛的一個兒子了。據史書記載:和少岐嶷有智意,故權尤愛幸。由此來看,孫和年少的時候也可以說是一位少年天才。畢竟在諸多的子嗣當中,能夠被孫權寵愛,可以說必定是有著其獨到之處的。而後來在孫權的長子孫登死後,孫和也被冊封為東吳的太子,可以說皇位距離他已經是非常的近了。
說完了孫和,再來說一說這孫霸。孫霸字子威,是孫權的四兒子,與此同時也是孫和的親弟弟。在孫和成為太子之後,孫霸被冊封為魯王。用一句話來說,可以說也是聖寵甚隆。據《三國誌·吳志·顧譚傳》:「是時魯王霸有盛寵,與太子和齊衡。」可以說正是這種情況使得孫霸變得膨脹了,也就爆發了二宮之爭。可以說直接的導致了孫和孫霸二人悲慘的結局。
其次再來說一說這孫亮是個什麼樣的人。
孫亮,字子明。是孫權的七兒子,在孫和被廢孫霸被殺之後,成功地登上了東吳的皇位。但是這實在是一位悲情的皇帝,先後歷經諸葛恪孫峻等權臣的把控,最後落得一個被權臣孫綝殺害的悲慘下場。縱觀其一生,雖然佔據皇位,卻是年少就位,成為了權臣的傀儡皇帝。最後度過了悲慘的一生,可以說讓人感歎不已。再看看孫和孫霸為了皇位爭得頭破血流,更是一種諷刺。
最後再來看一看,為什麼孫權面對黨爭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孫權在年老以後,其實內心更加多疑。對於幾個兒子可以說都不太放心,說白了都是在防著一手。自從孫和被冊封為太子之後,幾個兒子之間的平衡已經被打破。但是要知道,帝王權術最主要的就是保持一個平衡。
哪怕孫和是孫權的親生兒子,但是多疑的孫權也是不得不留一手。而這一手顯然就是對於孫霸的寵愛,可以說這很好地鞏固了孫權本身對於朝廷的控制力,直接的避免了太子孫和在一家獨大之後,直接逼宮孫權的情況。
但是這種方法,也為後來的黨爭留下了禍患。據史書記載:
權既立和為太子,而封霸為魯王,初拜猶同宮室,禮秩未分。群公之議,以為太子、國王上下有序,禮秩宜異,於是分宮別僚,而隙端開矣。自侍御賓客造為二端,仇黨疑貳,滋延大臣。丞相陸遜、大將軍諸葛恪、太常顧譚、驃騎將軍朱據、會稽太守滕胤、大都督施績、尚書丁密等奉禮而行,宗事太子,驃騎將軍步騭、鎮南將軍呂岱、大司馬全琮、左將軍呂據、中書令孫弘等附魯王,中外官僚將軍大臣舉國中分。
也就是說孫權在立孫和為太子之後,還去寵信孫霸的這種舉動,顯然極大程度的影響了東吳臣子的心態。大家於是就紛紛站隊選人,準備成為魯王孫霸或者太子孫和的從龍之臣,為自己的晉陞打下好的基礎。
要知道東吳可以說是深受世家大族影響的地方,而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的爭權行為,可以說是極大程度的分化了世家大族的關係。與此同時東吳的朝堂之上也可以說是烏煙瘴氣,成為了二宮爭鬥的戰場。
而孫權選擇廢孫和殺孫霸也可以說是有著他自己的考慮的。畢竟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朝廷已經因為儲君的爭奪,分化成為了兩個黨派。如果隨意的把皇位交給孫和或者孫霸二人當中的一個人。那麼也會導致東吳內部直接的分裂,正如同袁紹死後,袁譚袁尚兩兄弟一樣,在內耗當中消耗國家的元氣。這必定是不能夠被孫權接受的,而與此同時在這種時候,孫權肯定是不能夠把權力交給這二者當中的人的。也就導致了幼子孫亮的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