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儘管曹丕對甄夫人又愛又恨,但最終還是將皇位傳給了甄夫人的兒子曹叡。
彌留之際,曹丕「召中軍大將軍曹真、鎮軍大將軍陳群、撫軍大將軍司馬懿」,並喚兒子「曹叡至」,當面叮囑道:「今朕病已重,多是不痊。此子年幼,卿等三人可以輔之,勿負朕心。」此言一出,我們分明看到,曹丕對已故的甄夫人還是動了惻隱之心的。
當然,最終真正打動曹丕並讓其下定決心傳位於斯的,顯然還是來自曹叡年少之時的一段戀母情思和仁德舉動。
想當年,因為郭美人的挑撥,一向讓曹丕視若珍寶的甄夫人被打入冷宮,不久就被處以極刑,極盡凌辱之能事。儘管甄夫人生下了曹叡,而曹叡也被郭皇后養為己子,但曹叡因為與甄夫人特殊的母子關係,曹丕「雖甚愛之」,卻並「不立為嗣」。顯然,此時的曹丕對甄夫人「魘鎮陛下」還是耿耿於懷、心存怨恨的。
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甄夫人當年是否真的有蠱惑之事,曹丕也漸漸產生了懷疑,甚至有所淡化。或許就是偶爾會想起甄夫人的好處,等到曹叡慢慢長大,這種「莫須有」的罪名越來越讓曹丕不堪回首、為之傷情。
後來,因為曹叡一個不同尋常的舉動,終於讓曹丕回心轉意、觸動內心。
不知道曹叡是不是受了高人的指點,還是上天眷顧甄氏母子。當曹叡長到十五歲的時候,已是「弓馬熟嫻」,因此曹丕時常帶在身邊。這年春天,「丕帶叡出獵,行於山塢之間,趕出母子二鹿」,本是狩獵而來,於是曹丕先「一箭射倒母鹿」,就在曹丕再去尋找那隻小鹿的時候,卻「見(小鹿)臥於曹叡馬下」。
曹丕一見,不禁大呼:「吾兒何不射之?」不料曹叡卻在馬上哭泣道:「陛下已射其母,臣安忍復殺其子也。」觸景生情,此言一出,曹丕內心受到了極大震撼,當年誅殺甄夫人的情景重新浮現在眼前。念其母,觀其子,此情此景,直接觸痛了曹丕久違的脆弱神經。見曹叡如此重感情,也不免悲從心中來,於是「擲弓於地」感歎道:「吾兒真乃仁德之主也!」立即「立叡為齊公」,後來改為平原王。
從此以後,曹丕對曹叡越發喜愛,心中有了傳位之心。
這次圍獵,是曹叡走上帝位的分水嶺,或許對於曹丕來講,一方面是為了向甄夫人謝當年負心之罪,另一方面則是出於對曹叡的關愛。虎毒不食子,無論對甄夫人有何成見,但對兒子的舔犢之情卻永遠都無法割捨。反之,曹叡也只有動之以情,才能打動曹丕那冷如堅冰的內心。否則的話,心存怨恨,發洩不滿,皇位失之交臂不說,恐怕還會有性命之虞。
可惜的是,曹叡後來同樣沒有走出這個怪圈。在做平原王的時候,與毛氏「出入同輦,及即帝位,寵為后妃,太和元年,立為皇后」,但不久曹叡因為「寵郭夫人」,就對「毛後目不正視」。最後,竟然因為一句玩笑話,就毫不留情的將毛皇后絞死,冷漠無情,與當年乃父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