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三國網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禪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大舉伐蜀,劉禪於是派遣張翼、廖化、董厥等前往拒敵。姜維率眾將鍾會十餘萬大軍擋在劍閣,但鄧艾卻偷渡陰平直奔成都。最終,蜀漢後主劉禪放棄了抵抗。蜀漢滅亡後,劉禪移居魏國都城洛陽,封為安樂縣公。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餘生。與此相對應的是,就東吳來說,天紀四年(280年),吳國被西晉所滅,孫皓投降西晉,被封為歸命侯,四年後在洛陽去世。眾所周知,「公侯伯子男」,劉禪的安樂公在爵位上明顯高於孫皓的歸命侯。那麼,問題來了,劉禪投降後被封為安樂公,為何孫皓投降後卻被封為歸命侯?
一
首先,在魏蜀吳三國中,同樣是亡國之君,蜀漢後主劉禪和東吳孫皓,在西晉和司馬氏的待遇卻明顯不同,也即前者是公爵,後者是侯爵。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根據《三國誌》、《晉書》等史料的記載,公元263年8月,掌握曹魏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向蜀漢發動戰爭,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蜀將姜維、廖化率軍以劍閣(今四川劍閣)險道為屏障,阻擊魏軍主力。公元263年11月,蜀漢正式滅亡,開始了三國時代一統的序幕。在此背景下,雖然司馬氏消滅了蜀漢,但是,東吳依然是一個強勁的對手。
二
由此,對於司馬氏來說,厚待蜀漢後主劉禪,將其封為安樂公,有助於分化和瓦解東吳的抵抗。換而言之,司馬氏將蜀漢後主劉禪封為安樂公,不僅是為了籠絡原蜀漢地區的將士,也是做給東吳看得,其潛台詞就是如果主動投降的話,之後的待遇是不會差的。不過,等到公元280年,也即西晉正式消滅東吳的時候,已經終結了魏蜀吳三國時代了。因此,在對待東吳亡國之君孫皓上,司馬炎完全沒有必須厚待的必要性了。在此基礎上,孫皓只有被封為歸命侯,而沒有像劉禪一樣被封為公爵。
三
另一方面,就蜀漢來說,劉備作為漢室後裔,在曹丕篡漢自立後,也選擇稱帝。由此,蜀漢是和曹魏平起平坐的勢力,至少在名義上,蜀漢和曹魏都將自己視為正統。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孫權建立的東吳,一度臣服於曹魏。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同年,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黃龍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不久後遷都建業。對於孫權和東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曹魏的臣子,並且,就孫權來說,其稱帝也是不夠名正言順的。
四
最後,進一步來說,劉備稱帝,是因為他是漢室後裔,並且其以復興漢室為目標。至於曹丕建立的曹魏,在名義上也是東漢漢獻帝劉協禪讓的,所以也是比較名正言順。至於東吳和孫權,因為缺乏名正言順的理由,所以在曹丕、劉備稱帝后,孫權選擇向曹魏俯首陳臣。在此基礎上,司馬氏面對蜀漢和東吳的亡國之君,自然也選擇了區別對待的方案。另外,就後主劉禪來說,雖然能力不強,但是,其畢竟是一位中規中矩的皇帝。與此相對應的是,東吳孫皓這位皇帝沉溺酒色,專於殺戮,變得昏庸暴虐,其行為遭到了司馬氏的鄙視。因此,司馬氏將後主劉禪封為安樂公,卻給孫皓一個侯爵的待遇。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