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在位40年創下三國紀錄,憑借的是什麼?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劉禪在位40年創下三國紀錄,憑借的是什麼?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二十四日,蜀國白帝城永安宮內外,籠罩在一片悲涼而壓抑的氣氛中。漢昭烈帝劉備,在荊州失守、關羽張飛遇害、伐吳之戰經受大敗等一系列打擊下,終於重病纏身,來到了彌留之際。

劉備一生有三個兒子,劉禪,劉永和劉理。此外還有一個養子劉封,但因為劉封在荊州之戰中畏敵怯戰,未及時出兵援救關羽,劉備一怒之下把他殺掉,因此繼位人只能在劉禪劉永和劉理之間產生。劉備權衡一番後,按照立嫡以長的古訓,把身為嫡長子的劉禪立為蜀漢下一任皇帝。

別看劉禪當上皇帝,但他小時候卻過了好幾年苦日子,小小年紀歷盡艱辛。劉禪生於公元207年,劉備當時正處在事業低谷期,兵微將寡沒有立足之地,被迫寄人籬下,暫時在荊州劉表的地盤棲身。

公元208年,劉禪剛滿一歲,就遭遇曹操大軍南下,與劉備在長阪坡混戰一場,結果劉備大敗虧輸,狼狽而逃,把劉禪母子都置之不顧。多虧忠勇無匹的趙雲捨命相救,方才從萬馬軍中救出劉禪。因此劉禪這個帝位得來的也是頗不容易。

劉禪登基之時,還是個16歲的少年,懵懂無知少不更事,而當時的蜀國正面臨一場空前絕後的巨大危機,蜀國賴以立國的吳蜀聯盟也已破裂,北方的曹魏虎視眈眈,蜀國軍備實力又在接二連三的大敗中遭遇重創,用諸葛亮的話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幸運的是,蜀國還有諸葛亮獨撐危局,他一步步修復吳蜀聯盟,讓蜀國休養生息,逐步恢復元氣,平安度過危機。但千鈞重擔都壓在諸葛亮一人身上,連續數十年如一日,終於積勞成疾,在公元234年溘然長逝。蜀國再一次面臨嚴重危機,劉禪再度面臨嚴峻考驗。

然而令人愕然的是,世人眼中一腦袋漿糊的劉禪,最終卻奇跡般地一次次履險如夷,在諸葛亮去世的情況下,他仍然能很好地駕馭蜀國,蜀國就像一部精密的機器,一切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運轉。

劉禪從公元223年登基,到公元263年蜀國都城被鄧艾攻破,前後一共在位整整四十年,創下了三國時期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紀錄。比較起來,三國時期的十幾個皇帝中,劉禪被公認為最無能的一個,但他的在位時間卻無人可比,在位時間較長的孫權和晉武帝司馬炎,都比他要少了十幾年。

劉禪在位期間看似非常平庸,但卻能維持這麼長的在位時間,不能不說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跡。有人認為劉禪壽命長,但這僅僅是一方面,劉禪如果沒有兩下子,絕不可能駕馭著蜀國一次又一次衝過激流險灘,讓蜀國長治久安維持四十年的統治。即使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史,比劉禪在位時間更久的也不過寥寥十餘人。因此可以斷言,劉禪的能力被人低估了。

那麼,劉禪為什麼能維持如此之久的統治?他到底有什麼本事?眾說紛紜各有道理,但筆者認為,劉禪之所以當四十年太平天子,答案就一個字:「仁」。縱觀劉禪在位期間,雖然文治武功乏善可陳,但對這個「仁」字做到了極致。

劉禪對大臣仁慈,殺字輕易不出口,他在位40年間,經他親自下旨殺掉的,貌似只有李邈和劉琰二人,二人還都是犯了明顯過錯,並非冤殺。他馭下寬仁,姜維九伐中原,勝少敗多,寸土未得,白白讓蜀國傷兵損將,這要在魏吳兩國,戰敗將領必須要承擔責任,但劉禪卻始終信任姜維,寬宏大量,從未計較,始終讓姜維手握重兵步步高陞。臣下們有這樣仁義的君主,自然會竭忠盡智效忠他。

公元263年,魏國大軍兵臨城下之際,劉禪眼看大勢已去,不忍再讓蜀國軍民白白送死,於是開城投降,雖然使得自己失去皇位,落下千古罵名,但對於蜀國老百姓而言,卻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當時天下紛爭,戰亂連年,百姓受盡刀兵戰火之苦,天下一統已成民心所向。劉禪犧牲一己之私,以體恤黎民,仁愛胸懷確實令人感佩。

正是劉禪一以貫之的「仁」字,使得他深受蜀國軍民百姓一致擁護,最終才能創造了穩坐皇位四十年的奇跡。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