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禪和孫皓真是一對大草包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曹操、劉備、孫權也都是一時人傑。在曹操眼裡,劉備跟自己相等,而孫權算是兒子輩的。
辛棄疾《破陣子》中: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個人子孫呢,也各有智愚,其中曹芳、劉禪、孫皓三人被一致認為是仨笨蛋,但是劉禪、孫皓真傻嗎?
劉禪,劉備之子,蜀國第二位皇帝。劉禪生平跟《三國演義》中差不多,不過根據《魏略》所載,劉備在小沛拋家棄子後,年僅幾歲的劉禪入關中,被人所賣。有扶風人劉括到漢中,將劉禪收養,並為他娶親,還生了個兒子。後來劉禪跟劉備相認,因為是嫡長子被冊封為太子。
劉禪被賣這段時間裡,雖然沒有接受正統教育,不過應該不是個蠢人。事實上劉禪知人善任,並沒有諸葛亮乾綱獨斷而反感他,為了讓諸葛亮的黨羽忌憚,劉禪很巧妙的寵信黃皓。
(黃皓是諸葛亮死後成長起來的宦官,一直跟董允、姜維幾個人調皮搗蛋,使這幾個人不再像諸葛亮一樣權傾朝野。
劉禪曾對姜維說:皓趨走小臣耳,往董允切齒,吾常恨之,君何足介意!
由此可見,劉禪對黃皓定位有清醒的認識,就是噁心董允、姜維這些人。
當然劉禪能力並不強,在後期對姜維、黃皓的控制力都減弱了,蜀國政局也不穩。
諸葛瞻(諸葛亮之子)曾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而反?)
當然最重要的是劉禪大事不糊塗,諸葛亮死後他不設立丞相一職,避免朝臣勢力再度擴大。而且他提拔任用蔣琬、鄧芝、費禕、姜維、宗預、董允、陳祗、張翼等人都人中之傑,牽拽著蜀國這條大船平穩向前運行。
當然這條大船的船長是劉禪,劉禪將軍國大事抓在手中,管制任免、出兵征討都要劉禪點頭應允,所以說劉禪這個皇帝當得比曹叡、曹芳、曹髦都要舒服。
可以說要不是鄧艾偷渡陰平,蜀國在存活幾十年都沒啥問題。
劉禪最有趣的就是,他知進退,明禍福。
鄧艾從陰平到綿竹,斬殺諸葛瞻,圍困成都,最後劉禪投降,自己得以活命還保佑一方安定。
劉禪投降後,遷居洛陽,面對司馬昭,劉禪擺正位置,不在意自己之前是一國之君,也沒有再想圖謀復國之類的,安安靜靜當一個亡國之君。
(劉禪還是有智慧的,資質在歷代皇帝中也算中上。權臣在側,安然不亂;大權獨攬,泰然處之,僅這兩條都沒有幾個皇帝都能做出來。
漢質帝劉瓚不滿權臣梁冀專權,面斥梁冀,被毒死;
高貴鄉公曹髦厭惡司馬昭專權,悍然起兵,被擊殺;
吳廢帝孫亮謀誅權臣孫琳,被廢,後被毒死;
孫皓是東吳末帝,孫權孫子,孫和之子。孫皓這個人前後反差很大的,前期比較賢明,後期則是昏庸無比。所以可以看出來,這個人並不是沒有智慧,只是大權獨攬之後目空一切罷了。
在孫皓即位之後,並不是說吳國沒有超越魏國的機會。魏、蜀連年大戰,消耗錢糧無數,以至於國疲民乏。
特別司馬氏篡逆之心昭然若揭的時候,先有太尉王凌謀誅司馬懿,後有鎮守淮南的毌丘儉(guan qiu jian)、文欽兵變,再有諸葛誕起兵反司馬氏(257年),經過多次動亂的曹魏,底蘊大喪。
264年即位的孫皓,要是安心發展,真有超越曹魏的機會)
當然孫皓並沒有這樣做,孫皓的缺點就是為人驕橫、非常迷信。孫皓不敬大臣,經常對大臣處以酷刑,曾經建議立孫皓為帝的濮陽興、張布因為對孫皓沉湎酒色不滿,就被孫皓清算,兩人被殺,夷三族。(對待孫皓有大恩的都如此下場,可見其他人有多慘了)
所有在孫皓當皇帝幾年,經常有吳將倒戈,境內民變四起。
不過昏庸歸昏庸,孫皓這人不傻,而且身負傲氣。
孫皓投降後,晉國大臣賈充對孫皓說:聽聞君在南方挖人眼睛,剝人臉皮,這是什麼刑法?
孫皓回答:作為臣子卻弒君和奸險不忠的人,就要被處以這樣的刑法。
(其實在諷刺賈充弒殺高貴鄉公曹髦(曹魏皇帝,沒有謚號)罷了)
賈充聽完沉默不語,羞愧難當。
劉禪、孫皓都是笨蛋,卻亡國做了階下囚,說到底還是對百姓不盡心、對朝政不盡力、對大臣不敬重。
也不知道這哥倆在洛陽相逢時,有沒有對自己之前的荒唐有點愧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