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三國歷史很熟悉的朋友來說,劉備的蜀漢陣營由一無所有達到了已三國當中實力很強的一個。可是隨著關羽大意失荊州,蜀國開始走下坡路。在此之前,關羽可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使得曹操都有種遷都的念頭。可是隨著吳國與魏國聯手,關羽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那麼問題就來來,為何孫權明知道殺關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但是還是要殺關羽。這其中有著怎樣的道理。實際上,這件事的因果是因為關羽的幾句話,使得孫權下了死命令——見了關羽便殺。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關於在這件事情上的經過。
關羽當時帶著大量的士兵前往攻取樊城,把後方留給糜芳,傅仕仁等人鎮守。留下的士兵也不在少數,可是孫權採用了策反糜芳和傅仕仁。使得關羽在沒有拿下樊城之前後方大失。此後關羽只能兵行險招,突圍,最後被孫權的手下抓住。這裡也有一個很奇怪的地方,那就是糜芳他是劉備的小舅子也就是國舅爺的身份。
傅仕仁是從開始就跟隨劉備一起打天下的一位老鄉,但是他們卻在孫權策反的時候立馬就答應了,可見關羽在這方面對這兩人是多麼的欺壓,傲氣是直接導致了關羽的失敗。從這裡來說,關羽的失敗在於自己的傲慢,而且關羽的傲慢不僅如此,關羽對於一位老將黃忠鄙視、嘲笑。他曾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這可能也是關羽失敗的原因,直接導致蜀國衰敗,一蹶不振。
同樣的關羽對於孫權也是一樣的輕視。曾經孫權希望關羽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可是關羽卻說虎女豈能嫁犬子。本來這麼一句話,孫權不至於那麼生氣,可是關羽還說了一句山西話。比較侮辱性的話,直接使得孫權下定決心要絕殺死關羽。那麼是什麼話呢?
當年孫權多次找劉備索取荊州,並不想動用武力收回荊州,畢竟此時還是曹操這邊的實力遠超他們兩方。可是孫權數次索取無果,而蜀國的勢力又越來越大,於是決定用武力奪取荊州,按道理孫權不願意破壞聯盟,應該不會殺死關羽,而是應該把關羽當做籌碼,用來跟劉備討價還價才對,這樣做所得到的好處也是最多的,但是孫權還是絕對把關羽殺死,使得蜀國和吳國兩方的關係直接破滅。劉備幾年後,興兵數十萬攻打東吳。
這件事孫權會猜不到嗎?肯定不是,即使孫權沒有想到,他手下的謀士參謀也絕對能想到,不會同意孫權這樣做的,所以當時關羽是得罪了東吳的所有高層。之前我說了關羽被說是因為一句話所引起的,那麼是怎樣的一句話,使得東吳所有高層都認為關羽該殺呢?這句話就是——貉子敢爾,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嘲笑整個東吳人都蠻夷,沒有什麼文明的人,這個對於孫權這些自認為是人上人的一群人,是十分不能忍受,這是歧視。於是關羽被殺。
說起來關羽的戰敗都是自己的傲慢,自己因傲慢失去了荊州,自己又因為傲慢失去了自己最後的機會,間接導致蜀國戰敗,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