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劉備與袁紹為何會聯合對付曹操呢的讀者,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以前商紂昏昏而亡,周武王諤諤而昌。自從周捨死了以後,吾再也沒聽到別人說我的過錯了。眾人諾諾,不如一士諤諤!這個故事在《史記》和西漢劉向《新序》的書中都有記載,流傳應當比較廣泛。故事的發生地就在趙地,就是袁紹現在盤踞的冀州。也許袁紹知道這個故事,但是他未必能做到。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世界上有很多道理,我們都能講得頭頭是道,但是有幾個人能做到呢?這是人性的弱點吧。我非常認真地說:袁紹是個負責任的好爸爸。這絕不是在開玩笑,袁紹確實是個好爸爸。袁紹的小兒子生了病,為了陪在兒子身邊,該打的仗也得等等。還有一個證據可以證明袁紹是個好爸爸。當初讓袁譚、袁熙、袁尚高幹名據一州,也證明了袁紹是個好爸爸。創下這麼大一個家業,真是不忍心讓哪個兒子分不到股份。人人有份,差不多是平分的。但是,作為亂世中的諸侯,做一個好爸爸是遠遠不夠的。
劉備敗逃的第一站在青州刺史袁譚處,袁譚親自率大隊步兵迎接劉備,並安置他在平原,這裡曾是劉備的據點,七年之前,他曾在這裡先後擔任地方官。袁譚對劉備有別樣的感情,因為袁譚步入政壇的第一步是出於劉備的舉薦。劉備對袁紹遞出橄欖枝的目的在於化敵為友。袁紹和劉備以前是分屬不同的陣營,袁紹是一方領袖,劉備是袁紹死敵公孫瓚的手下部將。劉備和公孫瓚不僅是少年同學,並且一直保持親密的戰友關係。但是,劉備從來就沒把公孫瓚當做主子,他眼中只有兩個主子:一個是天子,另一個是他自己。
所以,他受到陶謙的器重,又亳不猶豫地投身到徐州。徐州牧陶謙上表朝廷封劉備為豫州刺史,從此劉備從默默無聞的龍套兄成為赫赫有名的封疆大員。而此後不久,公孫瓚三戰三敗,袁紹把他趕出了冀州。劉備在任豫州刺史期間,此時袁紹已經割據一方,名震天下。因為袁紹為豫州汝南人,因此劉備舉薦袁紹之子袁譚為「茂才」(秀才),使袁譚名正言順地成為體制內成員,堂而皇之地走上仕途。劉備此舉,實際上是對袁紹遞出的第一個橄欖枝。看來,說不得同學交情,記不得當年意氣。
無論劉備和公孫瓚交情如何,他看到袁紹擊敗公孫瓚,氣勢如虹,就果斷地抓住時機通過推薦袁譚為「茂才」,向袁紹遞出了友情的橄欖枝,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是劉備的政治。劉備兵敗投到袁譚處,袁譚為他的「恩師」稍事安頓,就派使者到袁紹處請示匯報。袁紹聽了匯報,立刻感覺劉備來投靠他這件事情,的確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很值得宣傳。他充分發揮他折節下士的優良傳統,派遣手下出迎二百里迎接,給予劉備極高的禮遇!其實這不是劉備的面子,而是政治的需要。因為劉備與董承的衣帶詔密謀剷除曹操事件,已經讓他成為反曹的旗幟性人物!而袁紹此刻正需要扛起反曹的大旗,名義是「清君側」。這就是兩人合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