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陳壽《三國誌》中真實的諸葛亮,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誇大的諸葛亮,人們都不能否認諸葛亮的過人智慧。在三國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無數天才引領風騷。但是這裡面諸葛亮的名氣最大,千百年來人們對諸葛亮的敬仰絲毫沒有衰減。
關於諸葛亮的生平事跡,幾乎家喻戶曉,特別他在用兵時的各種計謀更讓後世人拍案稱絕。但是在筆者心目中諸葛亮最厲害的一計謀發揮效果近兩千年,而且至今無解,這就是諸葛亮的墓地。
三國那個時代,戰亂頻繁,很多人都是靠著盜墓來度日,比如剛開始的曹操、袁紹等人都是幹過盜墓的勾當。那麼當時的諸葛亮也深知這點,為了自己死後墓地不讓他人騷擾,諸葛亮留了一手,以至於至今一千七百多年關於諸葛亮的墓地還是一個謎。
公元234年10月8日,一生匡扶蜀漢的諸葛亮帶著無盡的遺憾病逝五丈原,終年53歲。諸葛亮是病逝無疑,劉禪在得知諸葛亮病逝後曾下詔書,「惟君體資文武,明睿篤誠,受遺托孤,匡輔聯躬,繼絕興微,志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如何不吊,事臨垂克,遘疾隕喪。聯用傷悼,肝心若裂。夫崇德序功,紀行命謚,所以光昭未來,刊載不朽。令使使持節左中郎將杜瓊,贈君丞相武鄉侯印綬,謚君為忠武侯。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諸葛亮生前廉潔,他曾在給後主劉禪的奏折裡寫道,「臣初奉先帝,資仰於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於臣在外任,無所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以負陛下。」
因此諸葛亮病逝時曾留下遺言,「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塚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諸葛亮臨死時希望自己葬在定軍山,而且不要準備新的衣服,更不要向棺材裡放入陪葬品。除此之外,劉禪還按照諸葛亮的要求讓四名壯漢抬著諸葛亮的棺材向南走去,當拴棺材的繩子斷了後就地安葬。
據說後來由於抬棺材的繩子是新的很難自行斷掉,於是四名壯漢在抬累之後自行割斷繩子,就這樣後世人也不知道諸葛亮的墓地了。如今全國所有的諸葛亮墓地,可以說都是衣冠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