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關羽關聖人差點兒死於哪種“毒藥”?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關羽關聖人差點兒死於哪種“毒藥”?

世界上有記錄的第一份下毒殺人惡性案件,出現在羅馬帝國,殊不知,下毒早就成為很多國度的超人做法,比如,印度人、中國人、希臘人、埃及人等等,很早就開始使用毒藥。有趣的是,古代中國竟有「八大毒藥」的說法,比如,見血封喉、斷腸草、鶴頂紅、鴆酒、天然砒霜、雷公騰、奎寧和番木鱉等等。令人驚異的是,古代中國還蘊藏著很多劇毒藥物,「烏頭」當屬其中的「佼佼者」。

中國「冷兵器時代」讓人們望而生畏的東西,並非大刀長矛,反而是陡然攝取性命的第一大毒藥——烏頭。仔細推敲,究竟「烏頭」指什麼呢?原來,所謂「烏頭」一般指「川烏頭」,它的主根(母根)入藥即為「川烏」或者「烏頭」,側根(子根)入藥就是附子。

野生種的烏頭則被稱為「草烏」。它們都是中藥裡的溫裡藥,可以祛風除濕、溫經止痛,而它的強心作用,甚至可以「回陽救逆」。烏頭當中,含有毒性很強的「烏頭鹼」,口服3三五毫克,即可致死。好在烏頭鹼,經過三四個小時的煎煮後,可分解為烏頭原鹼降低毒性。

在中藥的藥方中,為了以防萬一,每用到烏頭、附子,都會配上甘草、生薑或人參來克制它的毒性。畢竟,「烏頭」的中毒反應,通常發生在十分鐘至兩個小時之間,看來,「烏頭」的名聲很臭,它卻稱得起「最大毒素」和「第一殺手」了。在遙遠的「冷兵器時代」,「烏頭」都是使用最廣泛的「軍用毒藥」。強烈、反應迅速的毒效,讓「烏頭」名聲大噪。士兵們將烏頭汁液塗在兵器上,讓受傷的敵軍徹底喪失戰鬥能力。箭鏃,是烏頭毒的主要塗施位置。關羽曾經在攻樊城時,被毒箭射中,並引出一場「刮骨療毒」的著名傳說。如果沒有神醫華佗,恐怕這位善於征戰的將軍,早已經過早地離世了,那可是最大的歷史遺憾呀。

據說,關羽受到了重傷,叫他吃大虧,那種「活閻王」,應該就是「烏頭之毒」唱主角了吧。一方面,華佗醫術高超,治病救人;另一方面,關羽舉重若輕,一邊下棋,一邊忍受刨開骨肉的巨大痛苦。最後,關羽贏了。換句話說,華佗贏了,同時,令人敬畏的「烏頭」更是佔盡了先機。

其實,「烏頭毒箭」也經常被使用在狩獵活動中。傳說,從神農氏時期,人們就已經知道這麼做了。在西方,古羅馬人也經常使用「烏頭毒草」製作箭毒,獵殺凶悍傷人的野獸們。

據說,盛行刀槍劍戟的時代,深入武學的精英們,非常講究「老規矩」,若是有人敢於在兵器上「喂毒」,就有違江湖道義、武林規矩了。再者,「烏頭」中毒後,會出現面色蒼白、流涎出汗、手足發麻的症狀,造成心律不齊、呼吸抑制,導致死亡。根據經驗判斷,凡是「烏頭」的中毒者,往往會迅速死亡。那些可怕的死者,手臂總會腫得極為粗大,同時,傷口中也會流出黑色的髒血。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