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劉備失敗的開始嗎?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劉備失敗的開始嗎?

關羽大意失荊州的故事我們都很瞭解。赤壁之戰後,劉表的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進攻益州,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

劉備在入主益州以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曹操、劉備、孫權三個勢力達到的一個平衡,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收於禁,斬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就連曹操都在商議遷許都以避其鋒芒,於是聯合孫權,共同對付關羽,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所殺。

提起這段歷史,很多人扼腕歎息,為關羽的死感到心痛,關羽的死固然跟自己的性格有關,劉備、諸葛亮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麼關羽進攻樊城不是跟諸葛亮的隆中對吻合嗎?為什麼劉備沒有派兵出川接應呢?

   其實關羽荊州伐魏,根本不符合諸葛亮隆中對的規劃,我們來回顧下隆中對是怎麼說的: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諸葛亮的規劃是佔領益州和荊州,與孫權聯盟,同時休養生息,發展經濟,天下有變的時候,荊州向宛城和洛陽進攻,劉備從益州向陝西進攻則大業可成!

這裡有三個條件:

1、天下三分,也就是三國達到一個平衡,誰也不能奈何誰;

  2、與孫權結盟,維持友好關係,三國中魏最強,如果與孫權交惡,那麼蜀國的下場也不好;

3、天下有變,這個條件很重要,這個有變可以是魏國內亂,或者有外敵入侵,最好是吳國和魏國能打起來!

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但是當時關羽進攻的是樊城,並且與孫權的關係並不好,孫權曾經為自己的兒子求親,讓關羽的女兒嫁給自己的兒子,而關羽不但拒絕,還答覆:吾虎女豈配犬子!這讓孫權很不爽 ,也為孫權日後進攻埋下伏筆。

   而且現在的曹操、孫權、劉備是微妙的平衡,誰也不能完全奈何誰,而這個平衡被關羽打破,一旦關羽成功,對曹操孫權都是威脅!

因此雖然關羽伐魏,但是遠沒有到天下有變的時候,而且當時劉備剛攻下益州,人才需要整合,百姓需要修養生息,最重要的是劉備對於關羽的詳細計劃並不知情!

最後劉備失去了關羽,失去了荊州,而隆中對也注定無法實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