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城一戰,讓關羽和徐晃聞名天下,樊城之戰曹操手下著名將領於禁被水淹七軍敗於關羽之手,關羽聲威大震,曹仁只能固守,希望有援軍解圍,而徐晃當時屯於宛城,軍力不足,雖然曹操調了不少軍力歸他調遣,也不過兩萬餘人,並且多為新兵,戰鬥力不高。可以說,當時形勢關羽佔有很大的優勢。於禁投降,龐德力戰被俘,以身殉主。關羽乘勝圍攻樊城,並以一部兵力包圍呂常駐守的襄陽,當此之時,很多地方的人起義,紛紛響應關羽,關羽聲勢一時」威震華夏「。曹操分身無術,只得和司馬懿商議,最後採納了司馬懿利用矛盾破壞孫、劉聯盟,以坐收漁翁之利的策略,派使者去見孫權。同時指令徐晃率軍援救曹仁。
當時關羽前部屯偃城,徐晃佯築長塹,向蜀軍表示要切斷其後路,蜀軍懼被圍,燒營撤走,徐晃軍隊進據偃城,兩面連營,漸向圍城蜀軍逼近,此時徐晃軍營距關羽所圍僅三丈。曹操沒想到徐晃居然一個人就把樊城之圍給解決了,很是意外又感到欣慰。而徐晃揚聲當攻圍頭屯,聲東擊西卻密攻四塚,關二爺見四塚不保,便親自率步騎五千出戰,徐晃應戰,這注定是一場苦戰。英雄惜英雄,徐晃與關羽是好朋友,徐晃在對陣關羽時還有一大段對白,徐晃的話說得極為得當,先禮後兵而又公私分明。徐晃與關羽大戰好幾十個回合,不分高下,徐晃長驅直入,接連攻破營寨十餘屯,打破了樊城的包圍圈,迫使關羽不得不退兵。這一戰,徐晃打得很險,要知道他處在荊州兵的包圍之中,若不能勝,失卻解救樊城之圍的良機不說,他的生命還十分的危險。而他能夠隻身長驅直入,這份過人的勇氣和智慧真的是讓人不得不佩服。
徐晃常感歎到:」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常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徐晃不僅打仗打得好,人品也不錯。樊城之戰後,他雖然受到曹操的重賞,卻很少邀功請賞。徐晃一生儉樸,對自己約束很嚴,對軍隊也很嚴格,所以他的軍隊軍紀非常好,而陳壽也不惜讚美之詞:」性儉約畏慎,將軍常遠斥候,先為不可勝,然後戰,追奔爭利,士不暇食。「為追殺敵人奪取勝利的時機,徐晃的士兵們常常忙得沒有空閒吃飯,可見其人其事。
關於徐晃的死,有兩種版本,一種是正史中所言:公元227年病逝,謚曰壯侯 。是正常死亡的;另一種是三國演義裡的版本,徐晃在後來孟達叛亂的過程中,他作為司馬懿的先鋒前往征討,被孟達射中額頭,醫治無效而亡。
徐晃他是曹魏政權的開國元勳,他是關羽的好兄弟,是士兵眼裡威嚴的將軍,更是一個三國時代的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