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看《三國演義》時,對關羽斬顏良這一段描述實是記憶猶新:「只見關羽倒提青龍偃月刀衝下山來,河北軍如波辟浪開,顏良措手不及,被一刀斬下馬,關羽飛身下馬,取了首級,出陣而去。」
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何其難也,關雲長硬是做到了!
難道真是關羽武功高強,神勇無比,顏良遇上了只有死路一條?其實不然!致顏良於死地的不是關羽而是顏良自己。
先看原文:「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書中寫得明白,顏良本來要按照禮節,詢問來者何人,可是關羽所騎乃是呂布的赤兔馬,速度超快,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刺」於馬下。也就是說,關羽能夠秒殺顏良,最重要的原因是仗著赤兔馬快。嚴格的來說,這次行動只能算是突襲,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單挑。羅貫中用了一個「刺」字,點出關羽勝在出其不意,顏良完全沒有任何抵抗就死了。
顏良死得很冤!不過,造成顏良被秒殺,還有什麼原因?
在袁紹派遣顏良做先鋒的時候,袁紹手下第一謀士參謀沮授說:「顏良性狹,雖驍勇,不可獨任。」在沮授看來,顏良武藝超群,但是性格狹隘,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剛愎自用,不能夠獨當一面。可是袁紹不從。事實證明,沮授看人遠過袁紹。顏良之死,第二個重要原因,就是連續大勝,加上顏良的一貫自負,驕傲自大,才被關羽秒殺。
顏良在白馬坡和曹軍對陣,曹操派出的第一員將領是呂布手下「八健將」之一的宋憲。「八健將」中的張遼、臧霸、高覽等人都是第一流的將領,宋憲雖然名頭略遜,但也不至於相差太遠。於是,顏良「大喝一聲,縱馬來迎」。為何「大喝」?一來為了震懾敵人,二來為了抖擻精神。宋憲並非無名之輩。可是,三個回合,顏良手起刀落,斬宋憲於馬下,手法乾淨利落,可見二者的武力相差很遠。曹軍第二位出戰的是宋憲的好友,「八健將」之一的魏續,這個魏續純屬沒大腦的主,他應該知道自己和宋憲的武藝相當,竟然還主動送死。這回「良更不打話,交馬一合,照頭一刀,劈魏續於馬下」。仔細品味,並非是說宋憲的武藝就高過魏續,之前宋憲出戰,顏良很可能略重防守,於是三合才爆發。這次面對和宋憲齊名的魏續,已經知道了對方實力,顏良一回合快速解決問題。從此可以看出,顏良對於單挑的判斷還是比較準確,而且也能夠及時做出調整。
之後,曹軍著名將領徐晃出戰,「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書中寫得明白,二十回合,「敗歸本陣」。徐晃此人,和許褚、典韋等將領不同,最擅長的是用腦,在以後的戰馬超,解樊城之圍的時候,徐晃都有上佳表現。在前後文中都有徐晃和其他著名將領的交手記錄——。可見,顏良武藝確實高強,完全可以列入三國武將單挑十強之列。
正是在顏良秒殺兩名二流武將,快速擊敗一名一流武將的情況下,關羽登場。關羽登場時,有許多傲慢的言辭,看顏良如無物。可以說,關羽的極度自信,使得關羽可以使出百分百的實力。張遼說:「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忽也。」半是實情,半是激將,關羽更加要好好表現一番。實力跟上層樓,很可能激發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戰力。
反觀顏良,此時正處於最不利的情況。兩軍交戰之初,顏良的心態應當是最好的,既有得勝的雄心,又有小心提防的謹慎。可三戰皆勝之後,顏良就有些飄飄然了。何況關羽確曾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只是,顏良文丑當時並未在場,也沒有直接和呂布、華雄交手,顏良不一定認識關羽。就算聽說過關羽的名字,顏良也未必放在眼裡。在作戰之前,顏良必定對曹軍那些一流的武將做過資料分析,瞭解強弱,此時忽然出現一個意料之外的人物,自然要問問清楚。可沒等顏良提問,關羽就縱馬一刀砍下……
於是,顏良之死的第二個原因,是其性格偏狹,驕傲自大,小勝之後就疏於防範。當然關羽這個人,作戰不講章法,不講禮儀,也是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