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的最終走向三家歸晉,也就是政歸司馬,很多時候可以說是歷史走向的必定,任你臥龍、鳳雛、幼麟、江東猛虎都難逃歷史車輪的碾壓,都無法改變廣大百姓希望統一的民心。誰也不願意生活在戰亂中,分久必合,這是大勢所趨,但為什麼是政歸司馬,這裡面卻又存在著很多的偶然,也有著很多的未解之謎。
比如三國演義中提到的空城計,司馬懿做為曹魏後期能力極強的軍政統帥,手握重兵會怕一個彈琴的諸葛亮,會在一個狹小的城池面前裹足不前,不進行任何軍事試探就退兵?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空城計」的背景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空城計發生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後期,當馬謖丟失了漢中咽喉之地街亭後,諸葛亮為了確保蜀漢的其他部隊安全轉移,將身邊的重要將領和軍隊都已經安排好了退路,唯獨自己和部分老弱病殘,沒有及時轉移,困守在西城。
這時的司馬懿率領曹魏大軍10餘萬來到西城城下,諸葛亮羽扇綸巾談奏一曲,曲調時而平緩如小橋流水,時而激盪如十面埋伏,這一下讓司馬懿驚懼,認為城中必有埋伏,所以未命令一兵一卒進軍,哪怕是探查,就匆忙撤軍。
這段小說的描寫是相當的精彩,卻沒有合理的邏輯,所以正史三國誌中沒有關於空城計這一段的描述,那麼沒有空城計,那這個事件為什麼是迷,羅貫中真的完全是杜撰?
司馬懿明明識破了空城計,為何還是選擇撤軍?這就是真相
「空城計」的真相
筆者認為,空城計確實沒有三國演義中描述的那麼精彩,但是街亭失守後,諸葛亮兵少且需要攜民撤退是有的,那麼兵少,司馬懿選擇追擊只是沒有困住諸葛亮是有可能的,這也就是空城計的原型,那為什麼司馬懿沒能追上諸葛亮,或者說諸葛亮為什麼能輕鬆攜民撤退。
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軍事層面的,諸葛亮的一生為相為將都將謹慎二字放在心頭。他主政蜀漢時期,心知曹魏非速亡之國,蜀漢的絕對主力不容許和曹魏造成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面,這樣的話,蜀漢將短期內無可用之兵。
因此蜀漢出兵都是階梯配置,多利用地形 ,且不和曹魏騎兵正面硬剛,在初次北伐時,諸葛亮的部署是趙雲、鄧芝率領小股部隊牽制曹真,馬謖守街亭,高翔領小股部隊接應馬謖,除此之外,蜀漢還有一部分兵力留守剛收復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這部分兵力也是蜀漢的預備部隊,而當街亭失守,也正是這三郡的預備隊擔負起了遷徙百姓的任務,這些是生力軍,並未參加街亭戰役,也未參加趙雲的箕谷戰役,在這個時候曹魏的三路人馬,張郃軍和街亭軍大戰,且有高翔、王平阻擊,無法短時間展開追擊,曹真的部隊由於地形所限和趙雲的撤退得當,也無法追擊過來。
那麼追擊過來的只能是司馬懿的部隊,這時候司馬懿的部隊剛收拾完孟達不久,還需要分兵駐守上庸,如果要迅速追擊蜀漢的遷民部隊,勢必要輕裝輕騎,那麼兵力多不了,以為數不多的部隊長途奔襲追擊蜀漢以逸待勞的生力軍,勝負幾何,很難判定,司馬懿應該有所考慮。
而且從後來的諸葛亮撤退順帶收拾張郃來看,諸葛亮的後撤往往伴有埋伏,所以司馬懿在軍事角度來說,追擊佔不到便宜,不如任由諸葛亮退去。另一方面就是政治層面了,很多人說司馬懿放過諸葛亮是因為怕兔死狗烹,司馬懿沒了對手,曹睿就不會看重司馬懿,也就沒有了後面的司馬篡權。
其實這個說法是比較片面的,就諸葛亮一次北伐的時間來看,曹魏政權中,曹真,張郃等忠於曹魏的宗親大將都還在,司馬懿如果這次追擊能夠取勝反而是大功勞,說不定有機會更快取代曹真、張郃的地位,畢竟軍功在亂世是不可替代的。
反而如果司馬懿不追擊,很可能會演變成通敵賣國,畢竟張郃取得街亭之勝,曹真箕谷也是勝利,你司馬懿反而是放任諸葛亮遷走三郡百姓。因此在「空城計」的過程中司馬懿會追擊諸葛亮,也想困住諸葛亮 ,但軍事層面允許,不追擊政治層面過不去,只能象徵性的追擊,然後撤軍。
結語:筆者認為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是個精彩的小說故事,這點沒有問題,而真實的第一次北伐撤軍就是空城計的原型,它所體現出來的軍事層面和政治層面和空城計想要表達的意思相當的接近。這裡面既包含了諸葛亮從初勝到大敗的辛酸無奈,也包含了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和政治頭腦。
司馬懿能夠全面的分析戰局,也能夠兼顧軍事和政治,可以說他的才能奠定了司馬家在曹魏政權的未來,當曹魏宗親人才凋零之時,司馬家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他個人也成為了三分歸晉的必定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