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發動政變時,為何曹魏老臣都沒有支持曹家?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三國網小編一起往下看。
公元249年正月,曹芳到洛陽城外八十里的高平陵去祭拜自己的父親曹叡,而曹爽兄弟與其親信也一同前往。在這些人出城之後,司馬懿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他放出了被軟禁的郭太后,並以郭太后的名義關閉了各個城門,同時率領三千死士佔據了武庫,並派兵出城據守洛水浮橋,切斷了曹爽等人的退路。與此同時,司馬懿讓司徒高柔持節代理大將軍職事,佔據曹爽營地,太僕王觀代理中領軍職事,佔據曹羲營地。等做完這些事情後,司馬懿向曹芳上書陳述了曹爽在此前犯下的種種罪行,他希望能免去曹爽、曹羲和曹訓的官職兵權,讓他們以侯爵的身份退職歸家,並且不能再呆在曹芳的身邊。
當這份奏折來到曹爽的手中後,他有些不知所措,無奈之下,他只能把曹芳的車駕留宿於伊水之南,伐木構築了防衛工事,並調遣了數千名屯田兵士為護衛。為了盡快的奪權,司馬懿派出侍中、高陽人許允和尚書陳泰去勸說曹爽,告訴曹爽最好早日歸降和認罪;同時又讓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訴曹爽,朝廷只是免去曹爽的官職,並不曾想要曹爽的性命,為了增加誓言的真實性,司馬懿甚至還指著洛水發了誓。雖然大司農恆范貌似逃出洛陽城,向曹爽獻計,他認為雖然司馬懿佔據了洛陽,但此時司馬懿手中並無大權,一旦曹爽以曹芳的命令號召各路諸侯勤王,司馬懿將很難抵擋得住。然而曹爽擔心自己不是司馬懿的對手,在經過了一夜的思量後,他向曹芳通報了司馬懿上奏的事,告訴曹芳下詔書免除自己的官職,並侍奉曹芳回宮。只可惜曹爽交出了手中的大權,卻沒能換回自己的性命,在他返回洛陽城後,司馬懿將曹爽極其黨羽逮捕入獄,並將曹爽誅了三族,曹魏大權就此落入司馬懿手中。
不難看出,在司馬懿的這一次政變過程中,大多數老臣是支持司馬懿的行動,畢竟在洛陽城中的曹魏老臣除了大司農恆范,其他人都站在了司馬懿這邊。而在此之後,曹魏老臣中只有王凌和令狐愚發動了兵變,打算推翻司馬懿,而其他人則紛紛表示了默許。有人認為,這些老臣之所以會支持司馬懿,主要是因為曹爽獨攬大權後極大的損害了這些人的利益,但除了這點之外,這些曹魏老臣不支持曹家,主要是因為三國時期的開國君主其實都是仇視世家大族的。
在三國建國之初,為了保證自己的政權得到支持,他們必須依仗豪強,而在這個時期裡,各地的豪強名士都非常受君主看重。然而等到天下初定後,為了自己的政權可以長治久安,因此這些君主開始了對豪強的打壓。而曹操對豪強的打壓比較有技巧性,他一邊在政治上修理出頭的椽子,樹立朝廷的威望,一邊用《求賢令》打破豪強對人才的壟斷,並用軍屯加強朝廷在經濟上的獨立性。
而到了曹芳時代,朝中的非豪強力量已經十分強大,但也正因為如此,曹氏逐漸將士族逼到了自己的對立面,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豪強們不願意再支持曹家,而是轉投了他們認為和他們一樣是豪強,同時也能帶給自己更大利益的司馬家。正因如此,當司馬懿決定要出兵造反時,這些豪強們才會紛紛站在了司馬懿這邊,而不是擁立曹魏。
筆者認為,當年曹操借助穎川世族的力量建立魏國的基本盤,卻在此後對豪強進行大力的打壓,正因如此,曹氏才會被豪強所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