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關羽敗走麥城,張飛於軍營內被害,蜀漢的頹勢已經開始顯露了出來。後來雖然有諸葛亮多次北伐中原之舉,但蜀漢人才凋零的局面,已是無法更改的大勢。早期的劉備能夠做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其實是依賴於人和。
張松送給劉備入川的地圖,法正,黃忠等人相繼投靠劉備。這才讓劉備入川,將人和轉化為了地利優勢。關羽敗走麥城和劉備被陸遜所擊敗,都是因為輕敵的原因。關羽死後為了給義弟報仇,劉備沿著猇亭陳兵數十萬。聲勢浩大的劉備,準備一舉攻下東吳,為義弟報仇雪恨。
此時得到消息的孫權,便選擇了拜陸遜為大都督,前去抵抗蜀軍。陸遜剛領兵,就立下了一條軍令。各處東吳軍只能把守關隘,不得外出迎敵。劉備面對龜縮防守的陸遜大為惱火。此時劉備身邊的馬良勸解他道:陸遜統兵的才能,不亞於周瑜,陛下不可輕敵。可是盛怒之下的劉備根本聽不進勸諫。在劉備看來,陸遜的大都督之職是用義弟的性命換來的。所以劉備便毅然決然的決定,率領蜀漢大軍全面出擊。反觀另一方。東吳大軍以逸待勞,把守著各處關隘。
當探馬發現劉備大軍的行動,將蜀軍的動向報給了陸遜以後。陸遜來到前線,經過偵查與謀劃,便決定誘使蜀軍離開平原,進入山林之中。隨後的東吳軍再將蜀軍分割開來,各個擊破。於是夷陵之戰,劉備大敗,從此蜀漢政權元氣大傷。戰前馬良對劉備的勸誡其實很對。但劉備卻覺得陸遜年紀輕輕,一定沒有太多統兵的經驗。當劉備領兵攻吳之時,曹丕得知劉備布下了七百里連營,便對身邊的群臣說道:劉備不知兵事,豈有用七百里連營拒敵的道理。險阻被敵軍利用,劉備終會被吳軍所擒,此乃兵家大忌。可見就連曹丕都覺得,劉備與陸遜的一戰,是輸在了輕敵上。
那麼曹丕的分析對嗎,編者認為,對但並非是劉備兵敗的所有原因。在關羽身死以後,劉備就有了為義弟報仇的念頭。隨後被諸葛亮等人勸阻的劉備,有了一絲猶豫。但當張飛到來,提起桃園結義之情時,劉備再無動搖,執意興兵為關羽報仇。
此時的劉備已經將諸葛亮,三分天下的戰略規劃拋在了腦後。當馬良勸誡劉備,劉備不聽規勸以後。馬良更是將劉備安營紮寨的圖紙送回蜀中,讓諸葛亮參詳。對東吳的用兵,本就是大事,為何劉備不親自去信和諸葛亮商量呢?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被仇恨沖昏了頭腦。可以說此時的劉備與諸葛亮是君臣失和的。劉備和曹操以及孫權的實力對比中,劉備一直處於劣勢。劉備能夠做到三分天下,正是因為他擁有了人和。失去了人和,也就等於讓劉備失去了成功的根本,再加上對陸遜的輕敵,劉備又怎會不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