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演義裡,諸葛亮神機妙算,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而徐庶呢,他先前投奔劉備,因母親被曹操所擄獲,徐庶不得已辭別劉備,進入曹營。後來這件事被藝術加工,「身在曹營心在漢」、「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等被廣為流傳。諸葛亮和徐庶誰更厲害呢,應該說他們都是旗鼓相當的天才,某些方面,徐庶甚至還略勝一籌。
諸葛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除了讀書,最多就算個業餘「超男」,反觀徐庶,徐庶本名福,寒門子弟,早年習武,為民除害殺人犯了官司,被救出後改名徐庶,求學於儒家學舍。所有他是文武雙全。趙子龍單騎救主,也多虧徐庶向曹操獻計「如此猛將,何不收入囊中」,於是曹操下令要活捉趙雲,於是曹操手下兵將都不敢傷了趙雲性命,否則,趙雲是無論如何走不出80萬大軍,51員大將包圍的。
破曹仁「八門金鎖陣」、「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其實都是徐庶的出謀劃策,都是幾場漂亮仗,那是諸葛亮還沒出山呢(三國演義裡面為了突出諸葛亮,火燒新野,火燒博望都算在諸葛亮身上了)
徐庶為人豪爽,謙虛有禮,雖是文人卻沒有文人的酸腐之氣,傲氣。還有一身好武藝,行俠仗義。
由於看不慣當地的貪官為民除害犯了官司才隱姓埋名到處遊歷最後與劉備等人相遇。
關羽和張飛二人同樣是看不慣當時的官場才和劉備起勢的,從這點上看關張二人更加認定徐庶是同道中人,再加上徐庶的才學更是另二人欽佩不已。
可以說二人對徐庶是心服加口服。
諸葛亮雖然才高八斗聰明絕頂博古通今,但是依然改不掉文人的那股傲氣有時更是有些盛氣凌人,氣死周瑜就是例子。
同時諸葛亮可以說把文人的小氣發揮的淋漓盡致,有諸葛亮在劉備軍中幾乎就沒有其他名士的存在,雖然在赤壁之戰中幫助劉備收留了龐統這一與自己齊名的大儒,但是大家可以看出龐統根本就沒有受到任何重用,直到落鳳坡死於亂箭之下,即便龐統過於想在劉備面前證明自己從而使得策略出了問題。但多少還是可以看出有諸葛亮從中做手腳的痕跡。
徐庶是諸葛亮的密友,先於諸葛亮輔佐劉備。程昱向曹操獻計,將徐母賺至許昌,隨後又騙取徐母筆跡,詐修家書。徐庶被騙中計,被迫趕往許昌見母,不得已留在曹營。但其身在曹營心在漢,歇後語「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即來源於《三國演義》此段故事。徐庶被輕易騙進曹營的描寫有些令人費解。
書中第36回,徐庶在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後,恐孔明不肯出山輔之,遂乘馬直至臥龍岡下,入草廬見孔明。孔明問其來意。庶曰:「庶本欲事劉豫州,奈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只得捨之而往。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輔之,幸甚!」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
而在書中第37回,司馬徽找劉備,曰:「聞徐元直在此,特來一會。」玄德曰:「近因曹操囚其母,徐母遣人馳書,喚回許昌去矣。」徽曰:「此中曹操之計矣!吾素聞徐母最賢,雖為操所囚,必不肯馳書召其子;此書必詐也。元直不去,其母尚存;今若去,母必死矣!」玄德驚問其故,徽曰:「徐母高義,必羞見其子也。」
從上述兩段描寫來看,司馬徽只是聽劉備的述說就識破了曹操的詭計,而智謀出眾的諸葛亮親自面對徐庶的講述卻無動於衷,沒有在關鍵時刻挽救徐庶,實在讓人不可理解。關鍵就在於,徐庶不走,諸葛亮就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