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吳國重臣呂岱的故事是怎樣的?後世該如何評價呂岱?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時吳國重臣呂岱的故事是怎樣的?後世該如何評價呂岱?

三國人物呂岱生平簡介:呂岱的故事是怎樣的?呂岱是怎麼死的?如何評價呂岱?下面三國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呂岱生平簡介

呂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廣陵海陵(今江蘇如皋)人。三國時期吳國重臣、將領。

呂岱本為郡縣吏,因避亂而南渡。受孫權賞識,遂仕於孫氏政權。建安十六年(211年),以督軍校尉之職,與蔣欽等領兵平定呂合、秦狼等叛亂,獲授昭信中郎將。

建安二十年(215年),隨孫權進取長沙三郡,擊降安成等四縣,成功平定三郡。後討平吳碭、袁龍叛亂,升為廬陵太守。

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騭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陽、湞陽間的王金叛亂,升任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黃武五年(226年),平定士徽叛亂,控制嶺南,晉封為番禺侯。

任交州刺史時,呂岱多次派官員「南宣國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島)以及今東南亞一帶眾多國家,使扶南、林邑、堂明等國紛紛遣使至吳朝貢。

赤烏二年(239年),接替潘濬處理荊州文書公務,與陸遜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陸遜去世後,武昌分為二部,呂岱督領右部,升任大將軍。廢帝孫亮登基後,呂岱升任大司馬。

呂岱一生戮力奉公,為孫吳開疆拓土,功勳赫赫。太平元年(256年),呂岱去世,年九十六。

呂岱的故事

一、避亂江南

延熹四年(161年),呂岱出生在廣陵郡海陵縣東境(今如皋一帶)的一個官宦人家。

建安五年(200年),東吳開基之主孫策去世,其弟孫權繼位後,廣攬天下人才。呂岱前往孫權幕府投其麾下,被任命為吳郡(今蘇州市)郡丞。

二、討平賊寇

呂岱在郡丞之位上恪盡職守,把分管之事治理得井井有條,很快脫穎而出。一次,孫權主持召開會議,親自檢查各郡倉庫管理以及獄中囚犯處置情況,縣令縣丞都來拜見,其他郡丞受到孫權責備,惟有呂岱從容不迫地「處法應問」,深得孫權賞識。

於是,孫權將其留在身邊,任錄事掌管文案,不久提升為「余姚長」。這是他人生最大的轉折點。

呂岱到余姚縣後第一件事就是組建了一支一千餘人的部隊,這些招募來的江南健兒後來跟隨呂岱轉戰南北,建下赫赫戰功。

建安十六年(211年),會稽、東冶五縣賊寇呂合、秦狼等人作亂,孫權以呂岱為督軍校尉,呂岱立即率領本部人馬趕往東冶,與西部校尉蔣欽等前往征討,生擒呂合、秦狼,五縣於是被平定,呂岱被任命為昭信中郎將。

三、升任太守

建安二十年(215年),呂岱督率孫茂等十將跟隨孫權配合呂蒙進取長沙三郡,而安成、攸、永新、茶陵四縣的官吏一道進入陰山城,聚合兵眾抗拒呂岱,呂岱進攻圍寨,這些人眾全都投降,三郡於是平定。

孫權留下呂岱鎮守長沙。安成縣縣長吳碭及中郎將袁龍等響應關羽,再為反亂。吳碭佔據攸縣,袁龍守在醴陵。孫權派遣橫江將軍魯肅攻打攸縣,吳碭突圍逃走。呂岱進攻醴陵,於是生擒袁龍並將其斬殺,呂岱升為廬陵太守。

四、封爵鄉侯

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稱帝,東漢正式滅亡。孫權將交州刺史步騭調到前線,呂岱替代步騭為交州刺史。到任後的呂岱一方面恩威並施,在不斷削平嶺南地方勢力反抗的過程中積蓄自身實力,一面努力尋求剪滅嶺南割據勢力的機會。

呂岱到了交州,高涼賊寇頭領錢博乞求歸降,呂岱承襲舊制,以錢博為高涼西部都尉。又鬱林少數民族兵卒進犯並保衛郡縣,呂岱討伐擊敗了他們。

其時桂陽、湞陽賊寇王金聚眾在南海境界上,領頭作亂為害,孫權又詔令呂岱征討,生獲綁縛王金,傳送到京都,斬首和生擒共達一萬多人。呂岱升為安南將軍、假節,封爵都鄉侯。

五、平定交州

東漢末年,嶺南最大地方勢力代表為士燮兄弟。赤壁大戰以後,曹操勢力退回北方,孫權向西發展遭到劉備集團阻擊,向北發展暫無勝算,嶺南成為孫權勢在必得之地。

黃武五年(公元226年),任交趾太守40年之久的士燮去世,士燮的兒子士徽意欲叛吳自立,割據一方。孫權出於防範,欲罷免士徽交趾太守一職,改任其為安遠將軍,領九真太守(九真,今越南中部),以校尉陳時接代士燮為交趾太守,目的是進一步削弱士徽的勢力。

對此,士徽更加不滿,叛吳之心益明。為此,呂岱上表孫權建議分拆南海三郡設置交州,以將軍戴良為交州刺史,海東四郡另外虛置廣州,呂岱自任為廣州刺史。

孫權採納了呂岱的建議,派遣戴良與陳時南往就任,士徽不服從命令,公然發兵防守海口以抵拒戴良等人。呂岱知道士徽此時不除,必定後患無窮,一面上書孫權請求征討士徽抗命之罪,一面書致士徽「告喻禍福」,發動政治攻勢。

呂岱督領兵卒三千人日夜渡海進軍。有人對呂岱說:「士徽憑借幾代的恩寵,被全州人所依附,不可輕視他。」

呂岱說:「如今士徽雖說心懷反計,但未曾料到我會猝然殺到,如果我軍輕裝悄然疾進,攻其無備,一定能打敗他。如果我軍滯留不疾速挺進,使他產生疑心,固城堅守,七郡百蠻,到時雲集響應,即使有智謀之人,又有誰能圖謀他們?」於是進軍,過合浦時,與戴良合兵共進。

士徽聽說呂岱前來,果然大為驚懼,不知如何是好,當即率領兄弟六人赤膊跪迎呂岱。呂岱將他們全部斬首,並送首級至京城。士徽大將甘醴、桓治等率領官吏百姓攻打呂岱,呂岱奮擊將他們打得大敗,晉封為番禺侯。於是取消廣州,仍恢復交州如前。

呂岱接著乘勝進軍討伐九真,大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自此嶺南才算真正納入東吳政權直接控制之下。呂岱因功被封番禺侯,升為鎮南將軍。後來,孫權又將嶺南七郡合併為交州,仍令其為交州刺史。

六、接替潘濬

赤烏二年(239年),潘濬去世,呂岱接替他處理荊州文書公務,與陸遜都在武昌,故督管蒲圻。不久,廖式作亂,進攻圍困城鎮,零陵、蒼梧、鬱林諸郡受到騷擾,呂岱上表自動請戰出兵,星夜兼程。

孫權派遣使者追授呂岱為交州牧,並派遣諸將唐咨等人不斷地前往增援,攻討了一年,將廖式打敗,斬殺掉廖式及他任命的偽官員臨賀太守費楊等人,收編他們的隊伍,郡縣全部平定後,呂岱又回到武昌。這時他已八十歲,但他的身體素來精力充沛,依然親自處理政事。

在荊州時,呂岱同時兼掌荊州文書,軍政公務極為忙碌,儘管已年過八旬,但仍保持「躬親王事」作風,親自處理公文。精力過人的他不知疲倦,騎馬總是一躍而上。呂岱如此老當益壯,被同僚譽稱超過古代廉頗老將。

赤烏八年(245年),陸遜去世,諸葛恪接替陸遜職位,孫權於是分武昌為兩部,呂岱督領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為上大將軍,兒子呂凱也被授予副軍校尉,在蒲圻監軍。

建興元年(252年),孫亮登基後,任命呂岱為大司馬。

呂岱是怎麼死的?

呂岱清明守正廉潔奉公,他所處過的地方都稱道他。當初在交州時,多年未給家中錢財,妻子兒女飢餓困乏。

孫權聽說歎息不止,因此責備群臣說:「呂岱出征,身處萬里之外,為國家勤苦辦事,家中如此困頓,而我未能及早知曉。您們身為股肱耳目之臣,責任哪裡去了?」於是加倍賞賜呂家錢米布絹,每年都有一個固定的數目。

太平元年(256年),呂岱在武昌與世長辭,時年九十六歲。其子呂凱繼承爵位。呂岱在彌留之際吩咐家人:「殯葬之時,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喪葬禮儀務必簡單節儉。」呂凱根據呂岱的遺言,將其歸葬於海陵高陽蕩(今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林梓社區)。

呂岱的墓址在哪裡?

呂岱墓位於江蘇省如皋市林梓鎮北部,在如皋歷史上存在了1700餘年,直到1979年因開挖林梓北三級河時才被挖掘。

如何評價呂岱?

一、總評

呂岱鎮嶺南、撫山越、戰長沙、守武昌,九十三歲官拜大司馬。作為三國時期最長壽的東吳著名將領,他是第一個被載入史冊的海陵名人。

陳壽在《三國誌》將呂岱列入東吳「克寧內難,綏靖邦域」重臣之內。晉滅吳後,陸機作《辨亡論》歷數東吳棟樑之才,呂岱被列為東吳「以器干任職」的名臣之一。

二、歷史評價

孫權:呂岱出身萬里,為國勤事,家門內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責安在?

孫登:呂岱……忠於為國,通達治體。

張承:昔旦奭翼周,二南作歌,今則足下與陸子也。忠勤相先,勞謙相讓,功以權成,化與道合,君子歎其德,小人悅其美。

加以文書鞅掌,賓客終日,罷不捨事,勞不言倦,又知上馬輒自超乘,不由跨躡,如此足下過廉頗也,何其事事快也。周易有之,禮言恭,德言盛,足下何有盡此美耶!

陳壽:呂岱清恪在公。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