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關羽水淹於禁的七軍,並且斬龐德,取得節節勝利的時候,突然孫權派呂蒙和陸遜分兵襲取荊州,最終荊州落到了東吳手中,而更為可悲的是,五虎上將之首的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部下斬殺。大家都知道,孫權一直都對荊州虎視眈眈,當年其父孫堅就是在死在了荊州,因此孫策和孫權兩兄弟,一直妄圖吞併荊州。據史料記載,在赤壁大戰爆發前,孫權曾率軍斬殺江夏太守黃祖,為奪取荊州鋪下了一步路。後來劉表不幸病逝後,其子居然不戰自降,投降了曹操,此時曹操的勢力滔天,打算一舉攻佔江東,成就統一大業,奈何在赤壁之戰中,被劉孫聯軍打敗,之後便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荊州也被三分,其中劉備攻取荊州南部各郡縣,而孫權則獲得了南郡,曹操則佔據了最為重要的襄陽,為了打擊共同的敵人曹操,孫權最終將南郡都送給了劉備。
後來劉備西伐,並且攻取了益州,得到荊州以及益州,還有漢中之地之後的劉備,儼然已經嚴重威脅了東吳,於是此時的孫權向劉備討要荊州,畢竟當年劉備是借的東吳的荊州。不過此時的劉備卻找了各種借口,就是不還荊州,最終孫權只得自己想辦法來襲取荊州,據史料記載,建安20年,孫權本來是派遣大將呂蒙來進攻荊州,而劉備則是親自率軍支援,然而就在此時。曹操突然率軍來攻打漢中,劉備不得已作出讓步,送給孫權荊州三個郡,雙方又進入到蜜月期,然而在荊州三郡之後,孫權還嫌不夠,打算攻取荊州全部的地盤。於是趁著關羽進攻樊城的時候,孫權派軍襲取荊州,獲取荊州其他郡縣,並且還殺死了關羽。大家要知道的是,關羽戰敗之後,本來是成為孫權的俘虜,按照道理來說,孫權已經得到了荊州,應該可以賣給劉備一個人情,善待關羽。雙方可以繼續結為盟友,然而三國時孫權成功奪取荊州後,為何一定要斬殺關羽?其中必定有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孫權的根本目的其實是想大力削弱蜀漢的力量,畢竟當時蜀漢已經得到益州和漢中,而且曹操對蜀漢政權虎視眈眈,劉備未必真的敢東進討伐自己。而且殺掉關羽之後,可以使得蜀漢實力大為削減,果然關羽被殺之後,諸葛亮和趙雲等文臣武將都勸劉備不要攻打東吳。然而孫權卻低估了劉備和關羽之間的感情,最終劉備以傾國兵力討伐孫權,魏國也整軍備戰,打算坐收漁翁之利。當時的吳國的確有亡國的危險,但幸好出現了一個軍事天才陸遜,最終火燒連營700里,打敗了劉備大軍。但這仍然不能掩蓋孫權殺害關羽這一行為,實在是是不明智的,他原本是希望能夠阻止蜀漢復仇,然而最終卻導致劉備復仇。
筆者認為,坦白來說,當時荊州被孫權攻佔之後,即使孫權不殺關羽,雙方的仇恨也結下來了,劉備早晚也會派關羽前來攻打荊州,既然遲早是這樣的結果,還不如殺掉關羽,以削弱劉備軍事力量。不過在這裡要說的是,孫權的戰略眼光還是有待提高的,削弱劉備,其實對東吳並不好,大家要知道,當時最強大的還是曹魏政權,如果劉備力量太過於弱小,那麼吳國很可能就被曹魏攻滅。除此之外,不得不說,關羽之所以被殺,和他的性格還是有密切關係的,關羽一生太過於傲慢,目中無人,居然說出虎女豈能嫁犬子的話語,的確惹怒了一國之主的孫權,最終被殺害,其實也就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