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西漢、東漢、蜀漢有什麼區別?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揭秘:西漢、東漢、蜀漢有什麼區別?

從時間上來說,三個國家的順序是西漢-東漢-蜀漢,所以又稱前漢,後漢,季漢。三個政權的國號都是漢,在時間上有延續性,統治者也有血統上的關係。但是東漢和蜀漢獲得政權的方式是戰爭和兼併,而不是繼承。換句話說,東漢劉秀和蜀漢劉備是重新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政權。

朝代是後世史學家的為了區分歷史所做的定義,它的基本定義是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因此從這個定義上來說,西漢,東漢,蜀漢不是一個朝代。

那麼,三個政權為何都叫做漢,他們自己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一、西漢的成功之處

漢的創建者是劉邦,最初它的疆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一部分。經過漢文帝、漢景帝的勵精圖治,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開啟了北擊匈奴,西拓河西、西域,南吞百越、西南夷的開疆行動。到了漢武帝曾孫宣帝劉詢時,漢已經成為東亞最強大的帝國,匈奴遠遁。

漢宣帝后,漢帝國的統治者們雖然一個不如一個,但有一項卻是所有王朝中最成功的:隨著王朝的衰敗,大多數王朝其他王朝疆域大幅縮水,但漢在新開拓的西南夷、百越、西域等地區的控制力並沒有減弱。

甚至在王朝中後期,還有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傅介子「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樣的事跡。因此後世史家王夫之評之曰:國恆以弱滅,漢獨以強亡!

漢末年,外戚王莽逐漸取得了權柄,操控幼帝,先後受封安漢公、攝皇帝。距離皇帝只有一步之遙。

王莽很會收買人心,因此在各地的一次次勸進聲中,王莽沒費多大勁就和平的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公元8年,西漢滅亡。

二、東漢王朝的開創和延續

王莽建國號「新」,力行改革,希望改變西漢末年以來土地兼併的現象,重塑國家體制和統治基礎。

然而,王莽做事過於理想化,又想要一刀切,不懂得循序漸進,改革措施首先嚴重得罪了士大夫官吏階層。他也並沒有完全掌控帝國的官吏們,最後官吏們並沒有將王莽的政令執行下去,因此百姓也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因此各階層怨聲載道。

在大量天災的催化下,全國爆發了以綠林赤眉為首的多地大起義。

在王莽改制中沒有得到好處的民眾和士大夫開始懷念曾經唾棄的漢帝國。人心思漢,因此劉氏後裔們逐漸掌握了權力,建立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漢政權。

公元25年,脫胎於更始漢朝劉玄的劉秀在河北鄗縣千秋亭登基稱帝。由於劉秀一支是可考的漢景帝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代,因此劉秀以漢元帝劉奭為皇考,仍稱國號為漢,改元建武。

由於劉秀建都洛陽,在前漢首都長安的東邊,因此後世將劉秀建立的漢稱為東漢,又稱後漢。而把劉邦建立的漢成為西漢,又稱前漢。

劉秀死後的廟號是漢世祖,劉秀之世也被稱作光武中興,這一切都是劉秀想表明他是漢的繼承者。

但實際上,劉秀除了借用漢家名號,完全是重新建立了一個政權。經過東征西討,直到建武12年,劉秀才重新統一了除西域以外的西漢故土。

然而,溫文儒雅的劉秀家族似乎遭受了詛咒一般。從劉秀之孫漢章帝劉炟早逝後,皇帝幾乎全是幼齡即位,國家政權在外戚和宦官手裡輪換掌握。雖然漢家家底厚實,也扛不住一波接一波的折騰,國家千瘡百孔,西邊羌族、東邊烏桓輪番擾邊;內部起義動亂不斷,人民生活水深火熱。

終於,184年爆發的黃斤大起義徹底摧毀了漢帝國的統治基礎。雖然漢家皇帝仍在,但地方實力派逐漸坐大,天下動亂還是不可避免的到來了。

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一生都掌握在權臣手中。公元220年,曹丕篡漢,名義上的漢朝也不復存在了。

三、蜀漢強行續命

蜀漢皇帝劉備以討伐黃巾起義起家,逐漸積累功名。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劉備逢人必說,自己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並得到了認同。

西漢以強亡,而東漢確實是撐不下去了。因此,此時漢家的招牌已經沒有那麼強大了,加上個人能力不去劉秀,劉備前半生東奔西跑,多出投奔,也沒有能有自己的根據地奔波流離。

然而,劉備的優點跟他老祖宗劉邦一樣,屢敗屢戰,毫不氣餒。終於在益州之地為漢強行續命。公元220年,漢獻帝劉協被廢後,劉備迫不及待的於次年登上了皇位,國號仍然為漢,建元章武,建都成都。

由於劉備建立的漢政權主要統治地區是巴蜀之地,史稱蜀漢,又稱季漢。

然而與蜀漢同時存在的,還有魏和吳兩國,華夏大地上三帝並存。其中,蜀漢政權是最後建立的,也是最弱的。因此,劉備強行續命得蜀漢存活了不到50年就滅亡了。

後世,還有匈奴人建立的漢、氐人建立的成漢、五代時期的南漢、後漢、北漢等稱之為漢的政權。漢應該是華夏歷史上政權使用最多的國號之一了。然而都不是一個朝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