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中原的姜維主攻方向放在雍州,出於什麼目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北伐中原的姜維主攻方向放在雍州,出於什麼目的?

姜維北伐又被稱為九伐中原,三國時期由蜀國大將軍姜維北伐攻打曹魏的戰爭你們知道嗎?接下來三國網小編為您解讀

公元234年(蜀漢建興十二年),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病逝後,蜀國後主劉禪加封姜維右監軍、輔漢將軍,統率諸軍,進封平襄侯。隨後,姜維歷任司馬、鎮西大將軍,兼任涼州刺史、衛將軍、大將軍,朝廷授予符節。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後諸葛亮時代,姜維逐漸成為蜀漢獨當一面的大將。當然,對於姜維來說,也扛起了北伐中原的重任。

按照陳壽在《三國誌》中的記載,公元238年—公元262年之間,姜維共進行了十一次北伐。連年征戰,蜀漢的國力耗損過度。對於姜維北伐來說,雖然他喊著北伐中原,匡扶漢室,可是,姜維的主攻方向,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原之地,而是集中在今甘肅省一帶。那麼,問題來了,姜維喊著北伐中原,為何卻經常往甘肅跑?對此,在筆者看來,姜維把主攻方向放在今甘肅省一帶,才是他的高明之處。

首先,對於中原之地,主要指今河南省、山東省、山西省、河北省、陝西省等地。至於最核心的區域,自然是今河南省一帶。而就曹魏來說,則定都於今河南省洛陽市一帶。而就姜維來說,歷次北伐的目標,則大多在今甘肅省一帶,這顯然是遠離中原的地方。比如公元247年(延熙十年),姜維率兵出隴右(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與魏雍州刺史郭淮、討蜀護軍夏侯霸戰於洮西(洮水以西)。比如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秋,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今陝西關中及甘肅東部),依傍曲山(今甘肅岷縣東百里)築兩城。

再比如公元254年(延熙十七年)六月,姜維乘機率軍攻魏,李簡獻城降,姜維占狄道(今甘肅臨洮)。十月,姜維率軍進圍襄武(魏隴西郡治,今甘肅隴西南)。不久之後,魏軍撤退,姜維乘勝進擊,破河關(今甘肅臨夏西北)、臨洮(今甘肅岷縣)等縣,並遷河關、臨洮、狄道三縣百姓入川,率軍撤回。因此,非常明顯的是,在蜀漢丞相諸葛亮病逝後,姜維北伐的主攻方向,都放到了遠離中原的甘肅一帶。對此,在筆者看來,姜維之所以經常往甘肅跑,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一方面,在失去荊州之地後,蜀漢事實上無法直接進攻中原之地。

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發起了襄樊之戰。彼時,關羽率領大軍包圍了曹魏的襄樊之地,而在襄樊之後,就是南陽等中原之地。因此,對於關羽來說,直接威脅到了中原之地,這也是曹操一度想要遷都,從而來避其鋒芒的重要原因。但是,在襄樊之戰中,孫權派遣呂蒙偷襲了荊州,導致關羽大意失荊州。在失去荊州三郡後,不僅諸葛亮的《隆中對》難以實現了,蜀漢也失去了進攻中原的重要平台。而從益州出發的話,想要威脅到中原之地,顯然是非常現實的,因為這中間隔著關中等曹魏重兵把守的地方。

在不具備直接進攻或者威脅中原之地的背景下,姜維選擇將主攻的方向放到今甘肅省一帶,無疑是比較明智的選擇。正是因為遠離中原之地,導致曹魏在該地區的兵力部署是比較薄弱的。比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的時候,隴右多個郡縣就背叛了曹魏,歸降了蜀漢,這意味著曹魏在該地區的根基不是非常深厚。在曹操逐鹿中原的時候,該地區是韓遂、馬超等諸侯的勢力範圍,直到公元215年前後,曹操名義上佔據了該地區。當然,因為長期在荊州、揚州等地和蜀漢、東吳作戰,促使曹魏能夠在該地區投入的資源是比較有限的。

所以,在筆者看來,姜維經常往甘肅跑,顯然是在踐行避實擊虛這一兵法理念。避實擊虛,意思是指避開敵人的主力,找敵人的弱點進攻。又指談問題迴避要害。出自《孫子·虛實》。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曹魏實際上在整個雍涼地區的兵馬,都是比較薄弱的。不過,在諸葛亮多次北伐之後,曹真、司馬懿等大將坐鎮的關中等地,已經聚集了大量精兵。在此基礎上,不僅魏延的子午谷奇謀難以實現,直接進攻關中之地,更是以卵擊石,幾乎不可能獲得什麼成果。

既然如此,姜維喊著北伐中原,吸引曹魏的注意力,卻兵鋒一轉,攻打曹魏的隴右地區,無疑是比較靈活的策略。另一方面,對於本就出自今甘肅省天水市一帶的姜維,顯然對這一地區的情況比較熟悉,從而起到知己知彼的效果。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公元228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時,姜維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漢,得到諸葛亮的重用。

最後,作為天水郡人士,姜維對於今甘肅省一帶的風俗民情是比較熟悉的,這有助於分化瓦解該地區的勢力,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公元249年(延熙十二年),朝廷授予姜維符節。秋,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今陝西關中及甘肅東部),依傍曲山(今甘肅岷縣東百里)築兩城。姜維熟悉隴西風俗民情,欲誘羌胡歸蜀,以控制該地區。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並聯合羌胡人進攻附近各郡。再比如根據陳壽在《三國誌》中的記載,姜維認為自己熟悉隴右、隴西等地的風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為羽翼,並說「謂自隴以西可斷而有也」。在此基礎上,公元250年(延熙十三年)十二月,姜維再次出兵隴右(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聯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魏國中郎將郭修而還。

在東漢末年,羌胡一帶的叛亂是比較頻繁的,也即東漢朝廷都難以掌控該地區。對於曹魏來說,同樣難以在該地區完全扎根,這無疑給了姜維進攻這一地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反之,如果姜維攻打曹魏根基深厚的關中等地,注定是事倍功半的。更為關鍵的是,蜀漢的國力,本來就是魏蜀吳三國中最弱小的一方,也即經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出於節約成本,降低對蜀漢國力消耗的角度出發,用偏師來攻打雍涼一帶,也是比較合理的選擇。當然,因為姜維經常往甘肅跑,曹魏也在逐步強化該地區的兵力,特別是伴隨著鄧艾的到來,姜維幾乎沒能在甘肅一帶取得什麼太大的戰果,也即其進攻基本上都被鄧艾給化解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