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不見血!諸葛亮蓋世“氣”功天下無敵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殺人不見血!諸葛亮蓋世“氣”功天下無敵

諸葛亮,字孔明,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是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公元181年,諸葛亮出生在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的一個官宦家庭。諸葛亮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裔。父親諸葛圭,字君貢,漢末為泰山都丞,諸葛珪有三男兩女。長子諸葛瑾,次子諸葛亮,幼子諸葛鈞。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年輕時重點研究儒家經典,以孝順聞名當時,後來他避亂江東而被孫權重用。

而諸葛亮特別是經過《 三國演義》這本說唱小說的流傳,更是讓諸葛亮神機妙算、無所不知的智慧形象深入人心。但是諸葛亮相對於其他的謀士參謀能臣來說,還有那些最為獨特的手段,能兵不血刃就能取下對手的項上人頭?諸葛亮深諳的「蓋世氣功」----氣。就是其中的一項獨門秘籍。

說來話長。中國傳統文化對氣的論述可謂多矣:亞聖孟子曾經說過: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是正史上的所謂的浩然之氣也;在民間,也有另外一番的表述: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裡邊藏,若是跳出此牆外,不是神仙壽也長。說的是酒色財氣對人生的影響;酒是穿腸的毒藥,色是刮骨的鋼刀,氣是高懸的利刃,財是惹事的根苗。

 

這說的是酒色財氣的危害。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財富才發奮,國有朝氣方生機。這說的是酒色財氣的正能量。飲酒不醉最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君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這說的是酒色財氣的上乘境界。然而,一般人都只把它說說算了,但是作為謀略家、軍事家的諸葛亮,卻把它發揮到極致,進而用來作為取人項上人頭的手段,可謂對此深有體會者矣。

在這些林林總總的論述當中,存在就有理,關鍵看你重視不重視,會利用不會;另一個方面就是怎樣從中汲取對自己有用的東西,進而成為自己克敵制勝的法寶。諸葛亮就是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氣,並且不時的在戰場上針對不同的對手充分的利用,有時居然起到畫龍點睛的神奇的效果。其中最成功的直接氣死對手的有兩例,就是三氣周公瑾和兩軍陣前氣死王朗。下面一一論述如下:

1、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三氣周公瑾

在51回《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中,周瑜攻打南郡,曹仁中計兵敗南郡唾手可得,這時,諸葛亮卻派遣趙雲暗中奪取了南郡。周瑜那個生氣的啊,無以言表:戰吧,他的軍隊已經成為疲憊之師;不戰,又嚥不下這口氣。無奈之中,只得聽從魯肅的勸告,承認了既定的事實。這便是孔明一氣周公瑾。接下來的第54、55回當中,周瑜聽說劉備死了夫人,就定下了美人計,說是把孫權的妹妹許配給劉備,讓劉備到江東迎親。

 

諸葛亮見招拆招,先讓劉備大張旗鼓的到南徐拜見喬國老,把這件事情弄得沸沸揚揚,滿城皆知。吳國太無奈,只好許下甘露寺看人。誰料甘露寺裡吳國太看中了劉備,許以婚事。周瑜立刻改變策略,意欲以華堂大廈,子女金帛將劉備軟禁江東。不想劉備說動夫人,於建安十五年春正月元旦,離開江東。

一路上先有後邊追兵,後有周瑜的兵馬攔截,最終遇到諸葛亮的接應人馬,正在渡江的時候,周瑜帶領水軍殺來,諸葛亮率軍登岸,周瑜併力追趕,這時伏兵殺出,前面關羽,兩面黃忠、魏延,把東吳兵馬殺得大敗。周瑜急忙上船,岸上的荊州兵齊聲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叫一聲,昏倒在地。

諸葛亮可謂高明者,在交兵鬥智之中,不忘用語言對周瑜做諷刺挖苦之能事,面對戰場上的失敗,智謀上失策,政治上的失利,聽到諸葛亮的如刀似斧的嘲笑,任何有血性的人能夠忍受?周瑜只落得昏倒在地,倉皇而退。

在56回<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中,東吳討要荊州,劉備託言西川劉璋乃是同宗,不忍奪取.周瑜心生一計,假說替劉備奪取西川,暗中假途滅虢,欲在荊州城下,發動襲擊.諸葛亮洞若觀火,只顧準備窩弓以擒猛虎,安排香餌以釣鱉魚.周瑜果然帶兵到達荊州城下,城上有趙雲把守,周圍四路伏兵殺來,喊聲遠近震動百餘里,皆言要活捉周瑜.周瑜氣得箭瘡復列,墜於馬下.其實兩軍這時候並沒有廝殺的你死我活,只不過吶喊造勢而已。

在這種形勢下,諸葛亮送來書信一封,說破周瑜計謀,正言勸告他:恪守聯盟,不要生事,共同抗曹。周瑜看看計謀已經洩露,前進無門,舊病復發,只得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雖然說,在正史中,周瑜並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但是在諸葛亮和周瑜的鬥智的交鋒過程中,確實是夾雜著許許多多的鬥氣的成分,在一系列的政治鬥爭中,以諸葛亮的徹底勝而告終。

 

 2、最成功的例子之二:罵死王朗

在93回《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中說道:孔明首次伐魏,智取三郡,盡提漢中兵馬,前出祁山,兵臨渭水之西。魏主曹睿大驚。司徒王朗獻策說:我看先帝每每使用大將軍曹真,所到必克。現在的形勢下,為什麼不任用曹真為大都督,來對付蜀國的侵犯呢?曹睿就啟用曹真為大都督。

曹真謙讓說:我才疏智淺,恐怕不能勝任。王朗說:大將軍乃是社稷之臣,就不要推辭了。老臣我雖然不才,願意跟隨將軍一起出兵。曹真又保舉太原陽曲人郭淮為副都督,三人領兵來到前線。王朗說:明天可以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讓老夫我當著諸葛亮的面,一席話讓他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而退。

第二天,兩軍陣前,司徒王朗縱馬而出,向諸葛亮喊話。諸葛亮坐著四輪車,來到陣前。王朗說:我很早就聽說你的大名,今天幸運能夠會面。你諸葛亮既然知天命、識時務,為什麼還要這樣興無名之兵?孔明說:我奉詔討賊,何謂無名?王朗說: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得之人,此自然之理也。接著他從漢末天下動亂說起,把曹魏前前後後的功德講述一遍,最後又正言規勸諸葛亮: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

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你趕緊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諸葛亮在車上大笑:我以為你這個大漢朝的大老元臣,必定有什麼高論,誰想到你能夠說出這樣的荒唐之言!我也有一言,大家靜聽。諸葛亮也從漢末說起,很快就歸結到王朗身上:我很早就知道你的行為: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照理應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想不到你反而幫助逆賊,同謀篡位!你真是罪惡深重,天地不容!現在普天之下的人民都想把你的肉嚼嚼吃了。

 

現在幸而天不滅劉,昭烈皇帝繼續統帥西川,今天我奉嗣君之命,興師討賊,你既然為諂諛之臣,只能在家裡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吧了,怎敢在行武之間,妄談天數?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我看你將來歸於九泉之下,有什麼面目去見漢朝的二十四帝啊?老賊你趕緊退回去,讓和他們決一勝負。

王朗聽罷,氣滿胸膛,大叫一聲,撞死在馬下。看看,諸葛亮一席話,義正詞嚴,立意高遠,從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標準講起,把王朗所標榜的禮義廉恥,一層一層剝去,最終把他放到道德的十字架上羞辱,同時使用如斧似刀語言,進行辱罵和詛咒,語如三江之水,重如泰山壓頂,最後把王朗活活氣死。

其實,在正史中,王朗的死卻和諸葛亮沒有一點干係。在正史上明文記載,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嚴,字景興,東海郯(今山東郯城西北)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經學家、重臣。王朗師從太尉楊賜,因通曉經籍而被拜為郎中。後因楊賜去世而棄官服喪。服畢,舉孝廉,不應。徐州刺史陶謙舉其為茂才,拜治中從事。

後遷會稽太守,在任四年,獲百姓愛戴。孫策攻會稽,王朗為其所敗,逃亡不得,遂降,孫策敬重王朗而未加害。後為曹操所征,輾轉數年才到。拜諫議大夫,參司空軍事。後為魏國軍祭酒領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職。曹丕繼王位,遷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不久曹丕建立魏朝,改御史大夫為司空,王朗進爵樂平鄉侯。魏明帝即位,遷司徒,進封蘭陵侯。太和二年(228)去世,謚成侯。

儘管如此,諸葛亮罵死王朗,還是被人們所稱道。它至少說明,人們對諸葛亮運用蓋世氣功的認可和肯定,也為---氣,在軍事上的運用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範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