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呂伯奢算什麼!曹操算計起來,自己叔叔都不認!三國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曹操刺殺董卓不成,趁呂布牽來西涼好馬借試騎為由逃跑,被通緝。
路經中牟縣,為守關軍士所獲,擒見縣令陳宮。
陳宮敬佩曹操是天下少有的忠義之士,然後棄官隨操而去。
至成皋,曹操想到了自己父親的結義弟兄呂伯奢。
伯奢去買酒,曹操疑心病上來了,說呂伯奢非他至親,此去可疑,當竊聽之。
於是,陳宮陪曹操扒窗根去了。潛步入草堂後,聽到人語曰:「縛而殺之,何如?」
曹操以為呂伯奢要出賣自己,然後與陳宮闖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連殺死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欲殺。
陳宮大驚,說曹操誤殺好人。
就這樣,二人逃了,半路遇見呂伯奢,隨之殺之。
陳宮大失所望,認為曹操大不義。
曹操呢?不以為然,說出了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之後,陳宮趁曹操熟睡之際離開。
正是這句話,深深的傷害了陳宮。同樣,也正是這句話,讓曹操背上了千古罵名。
這句話,是對是錯呢?書生不覺得錯。
為何?因為在哪個亂世之中,一個胸懷大志的人,必須以非常手段行事,否則只能挨刀子。
再說了,如此做的不止曹操一人。
曹操只是將這句話說出罷了,總比那些口腹蜜劍的卑鄙小人強。
至於哪些人與曹操一樣,在此不詳加說明了,以免有侮辱之嫌。
很多朋友看到曹操的所作所為,與陳宮一樣吃驚,書生卻沒有。
為何?因為曹操對自己的叔叔都下過狠手,別說一個外人呂伯奢了。
事情是這樣的,曹操當年也是一個浪蕩公子哥,《三國演義》道:「嵩生操,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操幼時,好遊獵,喜歌舞,有權謀,多機變。」
曹操在當時也是「網紅」級的人物,關鍵不是遊獵和歌舞,是權謀和機變。
權謀和機變,很多人也都具備,但作者單提這一點,說明曹操在這方面還是很厲害的,是他的特點之一。
曹操爹曹嵩很忙,沒空管他,因此他的叔叔經常批評他。
長輩批評,很多人的辦法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要麼不聞不問,要麼偷偷的玩。
曹操不同,他怎麼做的?原著道:「操忽心生一計,見叔父來,詐倒於地,作中風之狀。叔父驚告嵩,嵩急視之。操故無恙。嵩曰:叔言汝中風,今已愈乎?操曰:兒自來無此病;因失愛於叔父,故見罔耳。嵩信其言。後叔父但言操過,嵩並不聽。」
中風,這可不是小事。
曹操利用父親對自己的愛,成功的離間父親與叔叔之間的關係。
從這點來看,權謀和機變絕非恭維,而是事實。
這就是曹操與他人的不同之處,你管我?那我就讓你沒法管。之後,曹操恣意放蕩,逍遙快活。
單就這件事,便可看出曹操的與眾不同,心狠手辣。
所以,汝南許劭評價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的時候,曹操沒有不高興,而是「聞言大喜」。
人家都罵你了,你還喜什麼?
這是很多人發出的疑問。
可這再次體現了曹操的與眾不同,奸雄再奸也是雄。
在當時的亂世,能夠「弄權欺世」,這看似是不光彩的事,但這也充分體現了他人對他才能的肯定。
曹操喜的不是自己可以成為奸雄,而是喜自己的才能得到了他人的肯定。
曹操的父親幸好不是皇帝,若是皇帝,經曹操這麼陷害,不死才怪。
所以說,連親叔叔都能算計的曹操,殺呂伯奢也就不奇怪了。大家覺得曹操有可能殺他叔叔嗎?真要動了曹操的根本利益,明殺不太可能,藉故除掉還是有可能的。
殺呂伯奢很正常,否則就不是那個善用非常手段,既狠又毒的奸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