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璋(?-234年),字文珪,東郡發乾(今山東冠縣東)人。三國時期吳國將領。潘璋年輕時家貧,跟隨孫權後得到其賞識,加上其作戰勇猛,不斷陞遷,其一生為孫權東征西討,在合肥之戰、追擒關羽、夷陵之戰、江陵保衛戰中多次立下戰功。但其為人奢侈貪財。經常設立軍市,又劫殺將士以獲得財物,但孫權念其有功未予深究。被陳壽盛讚為「江表之虎臣」。小說《三國演義》中,描寫潘璋擒獲關羽,並奪取了青龍偃月刀及赤兔馬,而且描寫了在夷陵之戰被為父報仇的關興所殺,但實際上都是虛構的小說效果。
潘璋是東吳著名將領,然而更讓他出名的是殺掉三國著名將領關羽。關羽最終是被誰殺的,史書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各種史料的指向卻是潘璋無疑。有文章專門論述此事,在此只說說潘璋是個什麼樣的人,而他究竟是怎麼死的。
潘璋是東郡人,孫權當陽羨縣長的時候,潘璋就前往跟隨孫權。潘璋性情放蕩,喜歡飲酒,但因為家裡貧窮,經常是賒賬買酒。債主上門催討,潘璋就說等我以後大富大貴了再還。這等無賴之人,孫權反而認為他奇特可愛,於是讓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孫權就讓他帶領。由於在討伐山賊時立有戰功,任別部司馬。潘璋擔任吳郡大市刺奸官期間,盜賊絕跡,因而被升任為豫章郡西安縣長。劉表任荊州刺史時,百姓屢屢遭到賊寇侵擾,自從潘璋擔任西安縣長,賊寇不敢入境。鄰縣建昌強盜作亂,讓潘璋轉領建昌縣令,加官武猛校尉。潘璋任職後,討伐懲治百姓中的惡人,一個月便全部平定。潘璋還召集本地的散兵游勇,得到了八百人,帶領著他們返回建業。可見,潘璋的行政治理能力還是非常突出的。
當然,動亂年代更看重的還是軍事能力。合肥戰役中,魏國將軍張遼突然從城中殺出,江南諸將沒有防備,陳武戰死,宋謙、徐盛及其部隊全部敗逃。潘璋由於位置在後,便驅馬向前,橫過馬頭,斬了宋謙、徐盛軍中的兩名叛逃者,這才止住了潰散,士兵們也再次回頭接戰。孫權讚賞他的勇壯,任命他為偏將軍,讓他帶領百校部隊,屯兵半州。
孫權討伐關羽時,潘璋與朱然截斷關羽的退路,來到臨沮,駐紮在夾石。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活捉了關羽,以及關羽的兒子關平、都督趙累等人。孫權當即分出宜都郡的巫縣、秭歸二縣作為固陵郡,任命潘璋為太守、振威將軍,封為溧陽侯。甘寧去世後,他的部隊劃撥給了潘璋。劉備東征伐吳,潘璋與陸遜合力抵禦劉備的進攻,潘璋斬殺掉劉備的護軍馮習,由於殺死殺傷的敵人很多,孫權任命潘璋為平北將軍、襄陽太守。魏、吳爭戰荊州期間,潘璋和其他將領一道抵禦夏侯尚,後駐防陸口(現湖北省嘉魚縣境內)。孫權稱帝,任命潘璋為右將軍。
潘璋能夠擒獲關羽,斬殺劉備的護軍將軍馮習,拒敵魏國征南大將軍夏侯尚,可見其軍事能力並非泛泛之輩。潘璋雖然粗魯兇猛,但他禁令嚴明,喜好建功立業,帶領的兵馬不過幾千,但讓人感覺好像是有一萬兵馬。潘璋還在爭戰駐紮時,設立軍中市場,其他部隊也靠他的軍中市場補充軍需物資。
不過,潘璋這個人軍功大毛病也多,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問題官員。他天性奢侈,到了晚年更是變本加厲,衣服器物都超出了自己的身份而和他人攀比。更為惡劣的是,對一些富有的官兵,潘璋會殺掉他們將財物奪走,像這種不守法令的事情經常會有發生。監察官員將潘璋的違法行為舉報上奏,孫權愛惜他的功勞總是原諒他而不加責問。
在《三國演義》中,潘璋是在夷陵之戰中被關羽的兒子關興殺死的。而實際情況是,潘璋死於嘉禾三年(公元234)。建安元年(公元196),孫權任陽羨長的時候,潘璋就跟隨孫權,到死的時候,應該在六十歲上下。考慮到三國時期的人均壽命,這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年齡。夷陵之戰發生在公元222年,到潘璋死還有十二年的時間。儘管說小說多有虛構,但這種使用真名真事的人物,為什麼會讓他早死?這除了小說作者因為他殺關羽要得到報應之外,是不是與潘璋品行不端,作者的理念是這種人就不應該善終有關?
潘璋的兒子潘平,沒有學到老爹打仗的本事卻繼承了父親的無良品行,潘璋去世後,被流放到會稽。
三國時期,功臣爵位一般都會被兒子繼承,有大功勳的人,除了有一個兒子繼承父親爵位,皇帝還會額外降恩,給另外的兒子賜爵關內侯。潘璋很早就被封為溧陽侯,死後兒子有沒有繼承爵位不得而知。《三國誌》寫潘璋死後,緊接著寫兒子潘平被流放,不知是爹帶壞了兒子還是兒子坑了爹?這筆賬雖然是算不清楚,但有一件事情卻能夠說得明白,這父子倆都是品行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