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戰亂不斷,曹操是如何在亂世中稱雄的?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東漢末年戰亂不斷,曹操是如何在亂世中稱雄的?

對曹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三國網小編帶來詳細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1.

董卓掌權後,想要拉攏曹操,就任命曹操為驍騎校尉。曹操沒有接受,變換了姓名,偷偷地逃出了京城。

這一段在《演義》裡十分精彩。先是寫曹操向司徒王允借了一口寶刀想去行刺董卓,行刺失敗後匆忙逃出京城,半路被中牟縣令陳宮抓獲,陳宮放棄官職和他一同逃亡,在借宿呂伯奢家中後,先是因為誤會殺掉呂伯奢一家人,後來曹操又殺掉呂伯奢,而且說出了那句著名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但在《三國誌》裡,「孟德獻刀」的壯舉是沒有的。《演義》裡的曹操處處鋪墊,處處給自己留下退路,但還是不符合曹操的為人,因為即便行刺成功了,他自己也是不可能逃出董卓的府第的,曹操不會做這樣的事情,雖然曹操打仗時也是有勇氣衝在前頭的,但他不會做出這種明知是送死的行為。

在中牟縣被抓的事情是有的,後又被釋放也是有的,但縣令是誰,《三國誌》裡沒寫。《演義》裡設定是陳宮,大約是因為陳宮後來被曹操所殺,這樣安排更能突出曹操的狠辣和不念舊情。

這件事情,《武帝紀》是這樣記載的:「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曹操被抓住,有人認出了他,替他求情,才得以釋放。《世語》記載,曹操被抓後拘禁在中牟縣裡,縣功曹知道是曹操,認為如今世道大亂,不應該拘禁天下的英豪,就像縣令請求釋放了他。

《演義》裡曹操殺呂伯奢一段,以及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是他受世人唾罵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件事情到底是怎樣的呢?《三國誌》裡沒有記述,裴注引用的三部作品裡說法不同。

《魏書》裡說,曹操逃出京城後,帶著幾個人來到了故人呂伯奢的家裡,呂伯奢不在,他的兒子和賓客們想要搶劫曹操的馬匹和財物,被曹操親手殺死了幾人。如果按照這種說法,曹操殺人是自衛,沒有什麼可批判的。

《世語》則說,曹操住在呂伯奢家裡,懷疑呂伯奢要圖謀自己,親手殺掉八人,連夜離去。按照這種說法,就是疑心太重,胡亂殺人了。但他為什麼疑心則沒有記錄。

孫盛的《雜記》的記載更加具體:「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連夜殺之。」因聽到「食器聲」(大約就是磨刀聲)而產生了誤會,屬於誤殺,雖然也難免疑心重的指責,但還可以理解。

《演義》裡的情節前半部分大致是依照這種說法的,而且還加上了偷聽到的話語:「縛而殺之,何如?」但不同的是,《雜記》裡呂伯奢一家是一起被誤殺的,而《演義》裡呂伯奢是出去買酒,回來的路上被曹操故意殺死的。這樣一安排,曹操的心狠手辣就表現地特別突出了。

再看那兩句話,《雜記》裡寫曹操知道誤殺掉好人後,「既而淒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大約就是《演義》裡那兩句話的來歷了。但我們體味《雜記》裡的語境,曹操錯殺掉人,心裡其實是很悲痛的,所以才「淒愴」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其實這只是一個自我安慰罷了,人已經殺掉,只能這樣去想了。所以,按照這樣的描述,曹操並沒有「良心盡泯」。

但《演義》裡一改,心裡的痛苦完全沒有了,錯殺掉好人還心安理得。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和「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也是不一樣的,前者裡的「人」是特指的,專指呂伯奢一家人,意思是說已經殺掉人,只好是我對不起人家,不要讓人家對不起我了;但後者的範圍則無限擴大了,變成了只有我對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讓天下人對不起我,惡意殺人也變得理直氣壯了。這樣一來,曹操的陰險歹毒,自然是人人喊打了。

《演義》的作者是要處處「抑曹」的,這樣一改動,非常巧妙,曹操奸險毒辣厚顏無恥的罪名算是坐實了。但即便如此,同樣不喜歡曹操的毛氏父子在這一回的回評裡依然說「此猶孟德之過人處也」,他說:「試問天下人,誰不有此心者,誰復能開此口乎?」

確實,有「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樣想法和行為的人太多了,但誰又敢說出口來呢?敢做敢當的真小人似乎比那些口是心非的偽君子更可愛一些。所以毛氏說曹操「猶不失為心口如一之小人」。

2.

逃到陳留後,曹操就散家財,招兵買馬,想要誅殺董卓。《世語》記載,陳留孝廉衛茲出錢資助曹操,使他糾結起了五千人的義兵。

第二年春天,曹操和袁紹、袁術、韓馥、張邈等人同時起兵,眾人推舉袁紹為盟主,曹操擔任奮武將軍。這就是《演義》裡十八鎮諸侯討董卓的情節。

董卓焚燒洛陽宮殿,遷都長安。各鎮諸侯畏懼董卓兵強,沒有人敢追擊,曹操獨自帶兵向西進軍(只有張邈派衛茲帶兵相助),想要佔據成皋。

到了滎陽,曹操和董卓部將徐榮激戰,大敗,士兵死傷很多,曹操也被流矢射中,幸虧在從弟曹洪的的死命救援下逃了出來。

回到諸侯匯聚的酸棗,看到幾十萬兵馬,每天置酒高會,不思進取,曹操非常生氣。他的建議也沒有被採納,只好帶著部下去揚州募兵。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曹操《蒿里行》)反董卓聯盟的關東諸侯貌合神離,勾心鬥角,很快就各自分散。

黑山軍於毒等在東郡抄略,東郡太守抵擋不了,曹操就代表進入東郡,打敗了黑山軍,袁紹於是上表推薦曹操為東郡太守。

後來,青州黃巾軍百萬人進入兗州,刺史劉岱戰死。濟北相鮑信來到東郡迎接曹操,讓他代理兗州牧以迎擊黃巾軍。

《世語》記載,劉岱死後,陳宮替曹操去兗州做說客,他對兗州的別駕、治中說:「今天下分裂而州無主;曹東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寧生民。」於是鮑信等人就去迎接曹操。

陳宮不像《演義》裡所寫的那樣「義釋」過曹操,然後又殺呂伯奢事件而離開曹操,而是很早就是曹操的部下,當然後來又叛變了曹操,那是後話。

進擊黃巾軍時,鮑信戰死,曹操打敗黃巾,一路追到濟北,最後收降了黃巾軍三十多萬,人口百餘萬。曹操從中挑選了精銳士兵,號稱「青州兵」。

於是,兗州成了曹操的根據地,「青州兵」成了曹操的基礎兵力,「稱雄」天下的基本條件已經具備了。

聯合袁紹打了幾個勝仗後,曹操的目標對準了徐州。當時是徐州牧陶謙屬於曹操、袁紹敵對一方的袁術、公孫瓚一系,而且和曹操有殺父之仇。《三國誌》記載:「(曹嵩)避難琅邪,為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復仇東伐。」

當然,曹嵩究竟是不是陶謙所殺,歷史上有不同說法,容後再論。但曹操一心要拿下徐州卻是不爭的事實。他幾次征伐陶謙,攻城略地,而且非常殘暴,「所過多所殘戮」。

3.

沒想到的是,曹操的後院起火了。部下陳宮和老朋友張邈背叛了他,迎接呂布奪取了兗州,為曹操堅守的只剩下三個縣城了。

曹操和呂布為爭奪兗州展開了幾番激戰,曹操也經歷過大敗,差點就被呂布抓住,但最終還是打敗了呂布,奪回了兗州。

於此同時,李傕、郭汜失和混戰,長安大亂,漢獻帝劉協顛沛流離,歷經奸險回到了洛陽。曹操在荀彧、程昱等人的勸說下,曹操親自去洛陽迎接天子。「天子假太祖(曹操)節鉞,錄尚書事。」曹操正式掌握了漢朝的中央政權。

在董昭等人的勸說下,曹操帶著漢獻帝劉協遷都許縣,又被封為大將軍,武平侯。於是,曹操進入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階段。皇帝在手中,曹操有了最大的政治資本,他可以舉著皇帝的大旗去號令天下,統一九州了。當然,曹操最終並沒能統一天下,只是統一了北方。

政治牌面有了,下一步自然是經濟了。建安元年(196年),定都許都之後,曹操採取了棗祗等人的建議,開始屯田。《魏書》記載,當時軍閥混戰,「民人相食,州里蕭條」,曹操認為「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這一年募民屯田,「得谷百萬斛」。於是曹操所佔據的地方都設置了「田官」,屯田積糧,所以曹操才能「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滅群賊,克平天下」。

政治經濟條件都具備了,曹操的「稱雄」之心愈發堅定了,他把目光放到全天下,已經不僅僅是「匡扶漢室」了。

這時,被呂布襲擊失去了基業的劉備來投奔曹操。程昱勸他殺掉劉備,說劉備有雄才,肯定不會久居人下。曹操其實是瞭解劉備的,《演義》裡有「煮酒論英雄」一段,曹操說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的話,但他為了收拾人心,不但沒殺劉備,還待他很好。曹操說:「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掃平天下,曹操首先對付的是佔據宛城的張繡,但過程並不順利。第一次征討張繡,張繡降而復叛,曹操吃了個大敗仗,差點丟了性命不說,還搭上了長子曹昂和勇將典韋。後來曹操再次出兵,終於打敗了張繡。

曹操的下一個目標是呂布。建安三年(198年)冬天,他把呂布包圍在下邳,活捉並殺掉了呂布和陳宮。

有兩件事可以注意一下。曹操剛佔據兗州時,任用畢諶為別駕。張邈叛變時,抓住了畢諶的家人,曹操很大度,對畢諶說:「你母親在那邊,你可以去那邊。」畢諶說絕不會有二心,曹操高興地流淚。但畢諶出了門就逃跑到了張邈那裡。打敗呂布後,畢諶也被曹操活捉了,人們很為畢諶擔心,誰知曹操不但沒有殺畢諶,還任用他為魯相。曹操說,一個孝順母親的人,怎麼會不忠於君王呢?

還有一個人叫魏種,被曹操推舉為孝廉。兗州叛亂的時候,曹操肯定地說:「只有魏種不會背棄我。」誰知魏種還是跑了,曹操生氣地說一定不會饒了他,但後來捉住了魏種時,還是放了他,並任命他為河內太守。曹操說:「唯其才也!」

4.

消滅呂布後,曹操在北方的最大敵人就剩了昔日的老朋友袁紹了。袁紹兼併公孫瓚之後,佔據四州之地,勢力遠在曹操之上。但曹操並不覺得袁紹是不可戰勝的,他認為袁紹「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但沒等和袁紹開戰,不甘居於人下的劉備暗中和董承等人結盟反曹,借攔截袁術的機會離開了曹操,殺死了徐州刺史車胄,佔據了下邳等地。

曹操殺死董承等人後,帶兵東征劉備,劉備打了敗仗,跑到了袁紹那裡。曹操回兵官渡,正式拉開了和袁紹的大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

曹操先取得了兩次勝利,殺掉了袁紹的大將顏良、文丑,然後雙方開始對峙。就在曹操糧食快要吃光,就要堅持不住的時候,袁紹的謀士參謀許攸來降,洩露了袁紹的屯糧之所,曹操親自帶兵燒掉了袁紹的糧草。袁紹軍隊大亂,帶著兒子棄軍而逃。曹操「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虜其眾」,「冀州諸郡多舉城邑降者」。

官渡之戰改變了袁、曹的勢力對比,曹操第二年又在倉亭打敗了袁紹的軍隊,袁紹隨後病死。曹操接著打敗了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譚,平定了河北。

為了徹底肅清袁紹殘餘勢力,平定北方,曹操又帶兵北征烏丸(即烏桓),斬殺掉烏丸遼西單于蹋頓。袁尚、袁熙兄弟逃往遼東,被遼東太守公孫康所殺。至此,北方基本平定。

隨之,曹操的矛頭對準了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南征劉表。八月,劉表病死,兒子劉琮代替他的位置,投降了曹操。依附劉表的劉備戰敗後,聯合了江南的孫權對抗曹操。

隨後爆發了「赤壁之戰」,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逃回了北方,統一天下的步伐受到了阻遏。

建安十六年(211年),關中馬超、韓遂等人起兵,曹操西征,打敗馬超、韓遂,平定關中地區。

5.

隨著戰敗一個又一個敵人,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穩固,他的野心也在逐漸增長。

曹操最初的願望,按照他自己所說,不過是死後題墓為「漢故征西將軍曹侯之墓」(《讓縣自明本志令》)。

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漢朝罷三公,置丞相,曹操擔任丞相,他在兩年之後還說「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讓縣自明本志令》),似乎是很知足的,但到了建安十七年(212年),單單是丞相已經無法讓他滿足了,於是按照蕭何的舊例,加上了「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等榮耀。

隨之在第二年,曹操就進爵為魏公,正式立國,建立社稷宗廟。

建安十九年(214年),「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

曹操在西征張魯,取得了漢中後,建安二十一年(216年)五月,「天子進公爵為魏王」。第二年四月,「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出入稱警蹕」。十月,「天子命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以五官中郎將丕為魏太子」。

至此,曹操的地位達到了頂峰,即便是代漢稱帝也只是彈指之間的事情而已。

但曹操並沒有稱帝的想法,他把「代漢稱帝」這件事留給了兒子。《魏氏春秋》記載,夏侯惇勸曹操稱帝,曹操說:「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同時,曹操對待漢獻帝劉協的態度也是越來越跋扈,從最初迎接時的「尊奉」,慢慢變成了後來的「挾持」,甚至是「軟禁」。比如在建安十九年(214年),獻帝的皇后伏氏只是在因為在給父親的信裡抒發一些對曹操的怨恨之情,就被曹操所殺,她的父親伏完以及宗族數百人都被處斬。

對此,漢獻帝劉協也不是沒有想過反抗,比如發生在建安五年(200年)的「衣帶詔」事件(《三國誌》和《後漢書》都有記錄,但也有人對此事表示懷疑),但毫無實權和政治鬥爭經驗的他想要推翻曹操自然是癡人說夢。

曹操雖然沒有皇帝之名,卻有著皇帝之實,他是個務實的人,不願意「慕虛名而處實禍」,這大概就是他沒有在生前稱帝的原因吧。

6.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在漢中爭奪戰中敗給了劉備。隨即,蜀漢大將關羽包圍樊城,水淹七軍,擒獲於禁,威震華夏。曹操差點遷都,後來在司馬懿等人的勸諫下,一邊連結孫權,一邊派徐晃去救樊城,並親自帶兵南征關羽。沒等曹操趕到,孫權已經殺掉關羽。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陽,孫權送來了關羽的首級。隨後,曹操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六歲。英雄也好,奸雄也罷,曹操多姿多彩的一生就此終結。

《演義》裡寫曹操臨終前要興建「建始殿」,缺乏棟樑,城外「躍龍祠」有一棵大梨樹,高有十幾丈,正好作梁,卻是鋸解不開,斧砍不入,無法砍伐。曹操不信,就親自去看,鄉人勸諫說樹上有神居住,不能砍。曹操大怒,拔劍親手去砍,結果「錚然有聲,血濺滿身」。而後曹操夜裡夢見梨樹神來索命,醒來頭風病就發作了。

《世語》記載:「太祖自漢中至洛陽,起建始殿,發濯龍祠而樹血出。」《曹瞞傳》裡也說,曹操派工匠蘇越移植一顆梨樹,挖掘的時候,樹根受傷,流出的都是血。蘇越把這種情況告訴了曹操,曹操親自去看了後非常厭惡,認為這是不祥之兆,結果他回去後就得了病。

《演義》裡還寫了曹操在臨死前遺命侍妾們「分香賣履」以及設立七十二座「疑塚」之事,但《武帝紀》和裴注都沒有提到這兩件事,只是記錄了他臨終的遺命說:「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畢,皆除服。其將兵屯戍者,皆不得離屯部。有司各率乃職。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

「分香賣履」見曹操的《遺令》:「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餘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捨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有人說是英雄氣短,兒女情長,也有人說是奸雄臨死前的詭詐。唐代羅鄴的《鄴城》詩裡感歎說:「英雄亦到分香處,能共常人較幾多。」

關於七十二「疑塚」之說,正史裡找不到依據,但在民間,這種說法卻流行甚廣,比如明代的筆記小說《七修類稿》中就記載:「曹操疑塚在漳河上,宋人俞符有詩曰:『生前欺天絕漢統,死後欺人設疑塚。』」清代詩人陸次雲也曾寫詩諷刺道:「疑塚纍纍漳水頭,如山七十二高丘。正平只有墳三尺,千古安眠鸚鵡洲。」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