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神秘武裝不爆發就滅亡 劉備曾是其中一員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的神秘武裝不爆發就滅亡 劉備曾是其中一員

是光榮公司告訴我了「流浪軍」這個說法,其他地方實在沒看見過,不過覺得說的還有道理,在此總結下三國時期的流浪軍。

分析光榮公司的對流浪軍的定義,應該是某些有某種獨立結構但暫時依附比他更強大的勢力的軍事集團,這種集團相對穩定,並且隨時可能脫離所依附的集團到另外的集團受庇護,或者找到機會就獨立出來。

三國時期的很多勢力其實都有作為流浪軍的歷史。劉備是三國時代流浪軍的典型代表,除開青年時代的幾任縣官不算,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依附過田楷和孫權,可以說東漢末年的有名點的大軍閥劉備基本上都有過接觸。

曹操其實也有流浪軍的歷史,至少他曾經短時間依附過袁紹。孫堅孫策父子曾先後依附袁術多年,直到孫策佔領江東才完全脫離出來。呂布跟隨丁原、董卓的時候不能算是流浪軍,因為他沒有形成自己相對獨立的團體,和王允共同把持朝政的時候也不該算獨立的勢力,但他被趕出長安後,先後依附袁紹、張楊、張邈、劉備,這時候他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立的力量體系,應該算是流浪軍了。

馬騰馬超的西涼軍雖然處於曹操的監控下,但因為西涼遙遠,我不認為能構成流浪軍的條件,基本上應該認為是一股獨立的勢力,等到馬超被趕離西涼,去張魯和劉備手下做事的時候,基本上也構成了流浪軍的條件,及相對獨立。張繡在宛也符合流浪軍的條件。臧霸是不是符合這樣的條件呢?應該也是吧,從他和劉備、呂布、曹操的關係中有反映。

其實流浪軍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獨立性。這個獨立性表現在集團的領導人如劉備呂布等人的不甘人下,表現在手下人對集團領導的心理認同。當劉備跟隨公孫瓚的時候,名義上他和他手下的所有人的領導應該是公孫瓚,但估計誰也不會相信劉備手下的如關羽張飛之流會繞開劉備向公孫瓚效忠,甚至連田豫都不會。

同樣的道理,馬超雖然投靠了劉備,但他的手下如馬岱吳蘭等人會繞開馬超向劉備效忠嗎?應該不會,如果馬超有脾氣說聲「兄弟們,我們走咯!」估計這群人立刻就跟著走了。

檢視這群三國間的流浪軍還可以知道,流浪軍的頭領都是些有能力的人,他們中的很多人是不甘人下的。如劉備、如呂布、如孫堅父子、曹操等,他們一方面有相當的才幹,有時候甚至比他們依附的勢力的領導人明顯優秀。另一方面他們都有大志,想在亂世中開創出一片新天地。同時要構成流浪軍還需要這支隊伍曾經有一段時間的獨立期,或者領導人負有盛名。

馬超曾經在雍涼一帶稱王稱霸,張繡的隊伍繼承於他叔父的部隊張濟,孫堅在投向袁術之前是長沙太守。這個獨立期是形成流浪軍向心力的關鍵,為流浪軍積累著核心的力量,無論隊伍怎麼改變都不能導致團體的解體。像劉備的核心力量關張趙,孫堅的核心力量程普韓當黃蓋等,他們和流浪軍的領袖已經利益一體,榮辱與共。

流浪軍的命運各不相同,和他們的能力及戰略方向是相關的。劉備雖然屢次被打得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但他和他的兄弟們都擁有常人不及的能力,而且他們堅決選擇獨立,只要一有機會就獨立,沒有機會就隱忍,所以最後能成大業。

張繡本人只能算一比較優秀的戰將,最終選擇消失在曹操陣營中還是不錯的選擇,他實在沒有王霸之氣。馬超和張繡相比可能武功要多一些,但他仍然是不王霸之才,最後也只好接受劉備的節制。孫策如果不是選擇脫離袁術去江東發展,估計也不會有孫氏後來在江東的80餘年的江山。

流浪軍對三國歷史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從我們列舉的這些在三國時期響噹噹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們的動向如何往往關係著一個時期力量的對比。流浪軍的存在是因為漢朝末年的大動盪,群雄都需要英雄人物幫助自己打江山(比如袁術利用孫堅),同時怕擔當害賢之名(如袁紹曹操不害劉備)。當然最後隨著三國的逐漸穩定,流浪軍逐漸失去了存在的空間。沒有了群雄逐鹿,三國的領導人是不會允許流浪軍的存在的,那只會給自己增加麻煩,誰那麼傻呢?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