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那點事:揭秘三國中罵大街的三個憤青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三國的那點事:揭秘三國中罵大街的三個憤青

一本《三國演義》被譽為「書中之虎」,小說蘊涵的軍事謀略和為人處世哲學啟示和引導了一輩輩中國人。而這本書中對禰衡、許攸、楊修這三個憤青的死,更是做了濃墨重彩的陳述,並且歷來世人對此是津津樂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首先說禰衡。禰衡年少輕狂,他自詡天下名士,自以為懷才不遇,實際有名無實。甭說治國安邦之策,經天緯地之才,就是詩詞歌賦也不見有一兩篇問世。雖然讀了些書,但骨子裡更多的是鄙視他人蔑視群眾的孤高自傲。其實充其量不過是東漢末年的腐敗無能的沒落文人。沒有真才實學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謙恭待人,宅心仁厚也是人人稱道的。但這位禰衡先生偏偏是當時「罵世派」的「傑出代表」。東漢末年這群腐敗無能的沒落文人自恃讀了點書有點學問,是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願做,瞧哪都看不慣,瞅哪哪不順眼,滿腹牢騷和怨氣,成天吃飽撐的罵大街。

罵大街,也得有個分寸,得分清對像和場合啊,曹操有意羞辱禰衡,禰衡裸衣擊鼓大罵曹操還情有可原,但黃祖把他視為上賓,待之大禮,反遭到他的出口不遜,惡語相傷,可見彌正平是逮誰罵誰,無禮之極!這和市井潑皮沒什麼質的區別。當時群雄逐鹿,龍爭虎鬥,大浪淘沙,正是用人之際,豈能有這種舌劍腐儒的立錐之地,所以,即使曹操、劉表不殺禰衡,黃祖不殺禰衡,最後總會有人受不了而殺禰衡。所以禰衡死不足惜。

再說許攸。許攸本是個不可多得的謀士參謀,烏巢劫糧、兵進黎陽、直取冀州多虧這位許先生用計。可以說他是曹操能夠官渡一戰以少勝多以至後來節節勝利平定北方的傑出人物。但無論某人怎麼傑出,一場戰役勝利的取得總歸倚仗的是群體的力量,正如後來一怒殺死許攸的許褚所言,是文官出謀武將效力的結果。——怎麼能把普通群眾的功勞完全書寫在某位領導或者傑出人物的功勞簿上呢?

要不是許先生有這麼大能耐還喪不了命。試想,謀略過人戰功赫赫卻沒有人嫉妒沒有人排擠,中途棄袁紹投曹操卻沒有人猜忌沒有人離間,兼之是曹操的同鄉及好友,可以說許攸「根紅苗正」前程錦繡。可惜的是,許攸過早的自我膨脹,以至於天地雖大都容不下自己了,英雄主義害死了自己。自視功高蓋世,好大喜功,終於引來殺身之禍。所以許攸也是自取其禍,死有餘辜。

最後說楊修。長久以來,人們多認為楊修是死於「恃才放曠」。——天妒其才,誰讓他遇見曹操這樣多疑狡詐的主公呢?誠然,楊修的確有才,不然年紀輕輕怎麼會做到那麼大的「行軍主簿」,相當於現在的軍隊政治部主任呢,而且是曹操的貼身秘書,為曹操所器重。但他的才名,多少也沾了老子的光,每談楊修,必先提及他乃名門之後太尉楊彪之子等。其實他雖負盛名,其實際本事和名氣並不成正比,其所擅長者,不過是詩詞歌賦,引經據典,尋章摘句,筆下雖有千言,心中實無一策,在當時急需軍事和政治人才的亂世裡就像與他惺惺相惜的摯友曹植一樣華而不實。這要是生在歌舞昇平的太平盛世倒是如魚得水如鷹展翅,可以舞文弄墨,高談闊論,把酒言歡。

度楊修之才,比之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賈詡等曹操手下的知名謀士參謀是差之千里。更何況表現出來的都算不上著述立說方面的才華,也不像人家張松那樣的「一目十行,過目成誦」的異能,現在看來只不過是一些「腦筋急轉彎」似的小聰明,即便說是「恃才放曠」,也算是「恃小才而放大曠」,為吃口酥猜字謎咬文嚼字惹領導不痛快,揣摩到領導的些許陰暗心理竟大白於天下而遭領導猜忌,明目張膽的參與曹家內政。楊修先生太不明智了,顯才顯的太不是地方。甭說遇見曹操,換了劉備和孫權,也未必有他的好果子吃。可悲可歎的是,楊修對曹操是忠心耿耿並無二心,至死都沒明白自己為什麼送了命。警世名篇《菜根談》上講,「心事宜明,才華須韞」,用來告誡楊修太貼切了。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