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竺:劉備錯失的人才,曾威震曹魏北疆

站內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三國趣話

麋竺:劉備錯失的人才,曾威震曹魏北疆

今天三國網小編給大家帶來麋竺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瞭解。

劉備作為東漢末年最終打下一片基業的梟雄,在開創其事業的路途上堪稱是最慘的,前半生就是在顛沛流離,後期也是命好,在荊州一下子就起勢了,但是他的前期就是一個字跑,經常扔下妻子兒女,還有部屬,所以歷史上有很多原本是劉備的能人,最終在別人那裡發光發熱,其中之一就是田豫,田豫常年駐守曹魏的北疆,是難得的謀士參謀型將領,可惜劉備沒能得到他的支持。

這是劉備崛起路上必定的結果,因為劉備早期他沒有自己的一片根基,結果就是,能夠堅持追隨劉備的,大多不是士族的子弟,多是沒有背景的投資派,在亂世中,他們把自己的未來和劉備捆綁在一起,一榮俱榮,只有這樣的人才會一直死心塌地的追隨劉備,比如糜竺。

《三國誌.麋竺傳》先主轉軍廣陵海西,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

益州既平,拜為安漢將軍,班在軍師將軍之右。

麋竺就是徐州富商,在劉備最落魄的時候,也就是當上徐州牧沒多久被呂布竊奪,是糜竺讓劉備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糜竺的投資也是很成功的,在劉備入主益州後,他的地位是高於諸葛亮的。

可是畢竟像糜竺這樣的投資者不多,或者說願意投資在劉備身上的投資者不多,大部分士族子弟和有才能的人,都沒有選擇和劉備顛沛流離。

《三國誌.袁渙傳》劉備之為豫州,舉渙茂才。

《三國誌.陳群傳》劉備臨豫州,辟群為別駕。時陶謙病死,徐州迎備,備欲往,群說備曰:「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爭。呂布若襲將軍之後,將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備遂東,與袁術戰。布果襲下邳,遣兵助術,大破備軍,備恨不用群言。

袁渙陳群還有徐州的陳登,名義上都當過劉備的下屬,袁渙陳群還是劉備提拔上來的,最終兩人都是在曹操擊敗呂布後追隨了曹操,而不是追隨劉備,田豫則是在劉備在客居在徐州,被陶謙拉攏的時候就離開劉備了。

《三國誌.田豫傳》劉備之奔公孫瓚也,豫時年少,自託於備,備甚奇之。備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歸,備涕泣與別,曰:「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

田豫離開劉備的時間節點是,陶謙將劉備留了下來,作為抵禦曹操的幫手,劉備本來是寄居在公孫瓚處的,是陶謙面對曹操的攻勢抵不住,向公孫瓚求援時,劉備被派到徐州,陶謙則很是熱情,直接上表讓劉備豫州刺史,田豫離開劉備則是在其還未接管徐州之前。

單純從劉備角度來看的話,當時是劉備事業的上升期,而且劉備已經開始啟用新人,準備搭建自己的班底了,田豫年少就跟隨劉備了,算是劉備集團的老人了,這個時候是提升自己在劉備集團中地位的最佳時候,雖然田豫離開是以母親年老,需要自己回去侍奉為由,但是顯然田豫是對劉備失望了,或者自己放棄劉備了,劉備也懂,「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道不同不相為謀,劉備即便強留田豫也是沒用的。

田豫的母親年老只是一個借口,畢竟劉備是在中平三年投靠公孫瓚的,田豫也應該是在那個時候追隨劉備的,劉備成為豫州刺史是興平元年,前後已經是7、8年的光景了,為何田豫這7、8年沒有考慮到自己母親年邁呢?

說白了就是田豫之前或許將劉備當作過自己的主公,不過在到徐州之後,田豫放棄了,劉備早期崛起為何這麼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一直沒有形成自己的根基,你自己不打下一片穩固的基業,是不會得到士族支持的,在那個人才流動巨大的時代,有能力的人都是用腳去選擇霸主的,劉備是一個很不好的選擇,這就注定了劉備得不到眾人的真心支持。

同時田豫可能也是看不慣劉備的背叛行為了。

《三國誌.先主傳》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時先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既到,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歸謙。

《三國誌.田豫傳》公孫瓚使豫守東州令,瓚將王門叛瓚,為袁紹將萬餘人來攻。眾懼欲降。豫登城謂門曰:「卿為公孫所厚而去,意有所不得已也;今還作賊,乃知卿亂人耳。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吾既受之矣;何不急攻乎?」門慚而退。

陶謙用4000人把劉備從公孫瓚那裡挖了過來,這對劉備來說的確是一個好的選擇,這讓他擺脫了寄人籬下的境地,終於可以自己割據一方了,但是對於田豫來說,劉備的行為的確是有些對不住公孫瓚,田豫這個人對公孫瓚還是有一定君臣之心的,所以說劉備留在陶謙那裡並未北歸,這多少是讓田豫不能接受的,畢竟劉備在高唐縣被盜賊擊敗後,就是投靠公孫瓚才逐漸恢復勢力的,公孫瓚和劉備年輕的時候也是在一起求學,從情理上來看,劉備是應該回到公孫瓚那裡的。

只是劉備也是有雄心的人,只是劉備的勢力遠遠撐不起他的野心,而且田豫是幽州人,在劉備不能在北方稱霸之前,也是很難得到田豫的全力支持。或者田豫看到了劉備集團未來的走向,在徐州這四戰之地,劉備沒有足夠的時間在徐州紮下根基,敗亡是必定,所以及時脫身了。

田豫雖然重歸公孫瓚,但是公孫瓚後期的表現已經不是一個可以稱霸一方的諸侯了,用現在的話就是開始飄了,「瓚雖知豫有權謀而不能任也」,所以田豫並未受到其重用,而在公孫瓚敗亡後,田豫沒有歸順於袁紹,而是將眼光放在了曹操身上,他立勸鮮於輔歸順於曹操,由此,田豫逐漸進入曹操集團,並成為後來威名遠揚於曹魏北疆的悍將。

在曹丕篡漢後,曹魏北疆的北方鮮卑部族是想要結盟的。

《三國誌.田豫傳》自高柳以東,濊貊以西,鮮卑數十部,比能、彌加、素利割地統御,各有分界;乃共要誓,皆不得以馬與中國市。

戰馬是當時戰爭中最有價值的戰略資源之一,曹魏能夠打下一統天下之基業,在軍事上和蜀漢東吳最不同的就是,其能夠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這不僅僅依靠於強大的國力,還在於能夠有一個穩定可靠的優質馬匹供應地,如果說,北方和西北部族都開始聯合在一起,禁止向曹魏買賣馬匹,那麼曹魏軍隊的戰力在10年左右就可能出現大幅度的下滑,那樣曹魏無論是在兩線的戰事中,還是維護北疆的穩定都會處於不利的局面,好在當時素利應該是貪財,自己和曹魏做起了馬匹生意,這讓原本聯合在一起的各方鮮卑部族開始出現內鬥,擔任護烏丸校尉的田豫,找到了機會,即可北上,趁機以武力令鮮卑各部族臣服。

《三國誌.田豫傳》單將銳卒,深入虜庭,胡人眾多,鈔軍前後,斷截歸路。豫乃進軍,去虜十餘里結屯營,多聚牛馬糞然之,從他道引去。胡見煙火不絕,以為尚在,去,行數十里乃知之。追豫到馬城,圍之十重,豫密嚴,使司馬建旌旗,鳴鼓吹,將步騎從南門出,胡人皆屬目往赴之。豫將精銳自北門出,鼓譟而起,兩頭俱發,出虜不意,虜眾散亂,皆棄弓馬步走,追討二十餘里,殭屍蔽地。

又烏丸王骨進桀黠不恭,豫因出塞案行,單將麾下百餘騎入進部。進逆拜,遂使左右斬進,顯其罪惡以令眾。眾皆怖慴不敢動,便以進弟代進。自是胡人破膽,威震沙漠。

北方草原成為了田豫建立威名之地,這讓田豫在將星雲集的曹魏佔據了一席之地,尤其是率百騎入敵營,斬殺骨進,人家好歹是烏丸王啊,在人家的底盤將其斬殺,烏丸族人沒人敢動,當然田豫也是有背後曹魏強大的國力做支撐,但是沒有膽魄的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普通人深陷敵營,有膽量去斬殺敵酋嗎?

田豫此舉是讓我在他身上找到了些霍去病的影子。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驃騎既渡河,與渾邪王眾相望。渾邪王裨將見漢軍而多欲不降者,頗遁去。驃騎乃馳入與渾邪王相見,斬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獨遣渾邪王乘傳先詣行在所,盡將其眾渡河,降者數萬,號稱十萬。

當初霍去病去接收渾邪王投降的時候,是在渾邪王部眾眼皮子底下,斬殺掉那些不願投降的匈奴人,這也就是霍去病有膽量那麼去做,畢竟萬一霍去病此舉引起渾邪王部大多數人的不滿,霍去病所部容易捲入一場和渾邪王部的近距離搏殺戰,漢軍未必可以佔到便宜,那這次受降行動必定會失敗的。

田豫和霍去病面對各自的情況都是做出了果斷的決定,快刀斬亂麻結束不穩定的局面,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利益。

此後田豫還在和東吳的軍事對峙中發揮才能,一個是孫權想要從公孫淵引進戰馬,田豫讓孫權的計劃泡湯了。

《三國誌.虞翻傳》翻雖在徙棄,心不忘國,常憂五谿宜討,以遼東海絕,聽人使來屬,尚不足取,今去人財以求馬,既非國利,又恐無獲。

《江表傳》後權遣將士至遼東,於海中遭風,多所沒失,權悔之。

《三國誌.田豫傳》豫度賊船垂還,歲晚風急,必畏漂浪,東隨無岸,當赴成山。成山無藏船之處,輒便循海,案行地勢,及諸山島,徼截險要,列兵屯守。自入成山,登漢武之觀。賊還,果遇惡風,船皆觸山沈沒,波蕩著岸,無所蒙竄,盡虜其眾。

田豫是比較熟悉當時的氣候,猜到了東吳水師會到成山那裡停留,提前在此伏兵,圍殲了千里而來的吳軍,孫權千里求戰馬的行為,雖然有些想當然了,但也是無奈之舉,吳軍水師足以自守,只不過向北擴張就沒招了,吳國想要在軍事上具備和曹魏爭奪天下的能力,就必須要有自己的騎兵部隊,可偏偏南方有不產優質戰馬,孫權只能貿然從北方引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後來田豫還幫助滿寵頂住了孫權率大軍對合肥新城的進攻,田豫在曹魏最重要的貢獻還是鎮守北疆,除了幾次個別的參與了對東吳的軍事行動外,他都是駐守在曹魏北疆的,成為北方各部族比較忌憚的一個人,當時已經70歲左右的并州刺史田豫想要辭官,司馬懿還一度拒絕,看重的就是田豫對曹魏北疆穩定有著很大的影響。

田豫當初離開劉備,對劉備來說是失去了一個人才,但是對田豫來說是一件幸事,如果他一直追隨劉備的話,有很大概率在劉備還沒有崛起之時就死於戰亂,而且即便他活下來了,劉備也難以給他足夠的舞台去表現,田豫也難以有在曹魏集團中的表現,很有可能在劉備手下一直默默無聞下去了,只能說田豫離開劉備成全了未來的自己。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三國趣話
三國蜀漢
三國曹魏
三國東吳